第1359章 动手(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不知如何是好,陶葆仪竟也登门拜访,原来这位也是听家人禀知此件惊人的传言,赶忙来与杜渐知商议。

  “传言若为事实,岂不证明圣上早存夺位之心?”杜渐知蹙着眉头:“圣上过去对于仁宗帝之敬重,岂不皆为伪装?”

  “现在这些可不是首重!”陶葆仪叹道:“圣上亲征突厥,长安竟会滋生此等流言,我担心居心叵测者,会以此为旗号,造生动乱,可大不利于战事,大周便又有亡国之忧了!”

  “可圣上若真暗害仁宗帝,不顾人伦之情,并恩将仇报,无父无兄之辈,又有什么资格为九五之尊,复兴社稷?”杜渐知眉头蹙得更紧。

  “只凭传言,可不能定论!”陶葆仪道:“谢、韦二相眼看便将罢免,皇后推行法制改革,动摇太后根基,在此关键时刻,便有流言滋生,大有可能是韦太后之计策,中伤圣上,意图夺权,那曹安,与太后党徒任知故,可是亲谊!”

  “事涉两代君帝,可不能武断轻率,陶公,咱们应当谏请皇后彻察此案,先不论真相如何,总之再不能坐视传言扩张,导致朝堂内外,长安城中人心惶惶。”

  “我也是这想法。”陶葆仪道:“只此案事涉君帝,不能交由三司审议,主审之人,杜公可有想法?”

  “总不能是贺侍郎吧,王公兼任太子太师,亦当避嫌,宰执只余宇文公,然宇文公亦为近臣……”所以杜渐知的意见仍是:“冯公担任主审,才能保证不偏不倚。”

  “我就怕杜公犯糊涂。”陶葆仪道:“若这事真是太后阴谋,哪能担保冯侍郎会不偏不倚?冯侍郎可是恨不能将贺侍郎置之死地,公可担保他不是因为太后指使?”

  冷哼一声:“我宁愿相信王公及宇文公,甚至相信贺侍郎,皇后虽说信重贺侍郎,但有一句话说得极对,大周能保眼下太平,挽回亡国之难,贺侍郎功不可没,以上三位任一担当主审,至少不会造成祸乱四起。”

  杜渐知满面涨红,但竟也不再为冯继峥争辩,叹道:“那么关于主审之事,我便不再举荐冯公,但我仍然认为,诸多近臣审决,恐怕会有失公允,仁宗帝当年,执政虽有谬误,却不失宽厚仁德,若真被人暗害,可不能放过凶手。”

  陶葆仪历来便坚持正统,可并不愚忠帝王,在他看来,仁宗与穆宗都算不上明主,唯有当今天子,才真正有望复兴盛世,他根本不信贺烨会暗害仁宗,因为当年,就算仁宗无后,韦太后也决不会认同立晋王为储,仁宗如此懦弱,必定妥协于太后。

  倘若晋王当年就有夺位之心,又何至于坐视仁宗驾崩之前,立下遗诏由穆宗即位、太后辅政?

  又若非当今天子,确然对仁宗历来敬重,韦太后只怕早就“病故”深宫,难不成天子对杀母之仇,还会当真产生“孺慕之情”,明知韦太后野心不死,尚还不忍斩草除根!

  当今天子若连仁宗都敢毒害,韦太后哪还能活到此时,并三番五次兴风作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