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让资金流变成活水流——现金流量表的作用(2 / 8)
“很正常,初学者都会乱了方向。这张简易表格上罗列的只是一部分费用支出,你知道会计学上有几种费用吗?”
“听我的一个老朋友提过,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呃……还有……想不起来了。”
“说的都是重点。会计就像是把一团乱麻慢慢解开,思路理顺了,后面就简单许多。看看这张表,兴许对你有帮助!”
海岚用qq接收到翱翔传送过来的文件,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关于费用的科目表。
刚想说谢谢,那个头像已经暗了下去。一看手表,海岚吓了一跳,已经十二点了。她连续打了好几个哈欠,继续做夜猫子。那张表上林林总总,罗列出七种费用,硬着头皮看吧:
1.待摊费用
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等。企业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费用,应当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不过,该费用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已不使用,预付的费用直接计入预付账款。
2.长期待摊费用(看起来和待摊费用很像姐弟俩)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于发生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贷记相关科目;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不过,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随着制度的发展,现在很多企业都将这种筹建期的开办费用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而放弃了“长期待摊费用”。
3.预提费用
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不过,很不幸,这个科目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已不使用。
4.制造费用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
5.营业费用
也就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也在本科目核算。商品流通企业可不单独设置“管理费用”科目,其核算内容并入本科目。如果是一家贸易公司,增值税发票里单独开了包装物,且包装物随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则借记“销售费用”,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如果单独计价,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
↑返回顶部↑
“听我的一个老朋友提过,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呃……还有……想不起来了。”
“说的都是重点。会计就像是把一团乱麻慢慢解开,思路理顺了,后面就简单许多。看看这张表,兴许对你有帮助!”
海岚用qq接收到翱翔传送过来的文件,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关于费用的科目表。
刚想说谢谢,那个头像已经暗了下去。一看手表,海岚吓了一跳,已经十二点了。她连续打了好几个哈欠,继续做夜猫子。那张表上林林总总,罗列出七种费用,硬着头皮看吧:
1.待摊费用
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等。企业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费用,应当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不过,该费用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已不使用,预付的费用直接计入预付账款。
2.长期待摊费用(看起来和待摊费用很像姐弟俩)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于发生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贷记相关科目;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不过,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随着制度的发展,现在很多企业都将这种筹建期的开办费用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而放弃了“长期待摊费用”。
3.预提费用
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不过,很不幸,这个科目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已不使用。
4.制造费用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
5.营业费用
也就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也在本科目核算。商品流通企业可不单独设置“管理费用”科目,其核算内容并入本科目。如果是一家贸易公司,增值税发票里单独开了包装物,且包装物随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则借记“销售费用”,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如果单独计价,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