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3 / 3)
老家离这边又远,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时候突然出现的爷爷就是她最后一颗稻草了,虽然觉得有些不安,也只能咬牙跟他们走了,他们这样还有什么可以让他们算计的。
她这么不安也是有原因的,这要从奶奶那时说起。
她奶奶于安慧是文老爷子的原配,他们都是一个山村的,两人也可以说青梅竹马,长大后顺其自然的就成了婚。
侵华战争时,作为有血性的年轻人,文老爷子和村里几个年轻人一如反顾的参加了革命。
一去就是多年,奶奶于安慧就在家带儿子和照顾老人,还要躲避鬼子的扫荡,在四一年时家里老人故去后于安慧就带着儿子去找文老爷子。
后来如很多狗血剧情一样,奶奶带着那时年幼的父亲,千辛万苦找到丈夫时,丈夫身边已经有一个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了,而奶奶自然就是封建糟糠给离婚了。
奶奶也没有回家,生性要强的她,这种事情让她无颜在回家见家里的亲人。
写信告诉了她的哥哥后,就也跟着另一个队伍干革命了,儿子也改回母性,和文家也彻底的断了任何来往。
像奶奶这样的事在那时还不常见,当年奶奶找到他时,他和别人生的孩子都已经好几岁了,就比于洪军小两岁。
那时奶奶也找了领导,说文老爷子抛妻弃子,但文老爷子说他以为于文慧已经死了,因为他前脚刚走,后脚鬼子就来扫荡了,他知道消息时全村都被鬼子给一把火烧了。
领导也确实信了,因为那是战火连天,消息堵塞,文老爷子没有接到家人还活着的消息并不意外。 ↑返回顶部↑
这时候突然出现的爷爷就是她最后一颗稻草了,虽然觉得有些不安,也只能咬牙跟他们走了,他们这样还有什么可以让他们算计的。
她这么不安也是有原因的,这要从奶奶那时说起。
她奶奶于安慧是文老爷子的原配,他们都是一个山村的,两人也可以说青梅竹马,长大后顺其自然的就成了婚。
侵华战争时,作为有血性的年轻人,文老爷子和村里几个年轻人一如反顾的参加了革命。
一去就是多年,奶奶于安慧就在家带儿子和照顾老人,还要躲避鬼子的扫荡,在四一年时家里老人故去后于安慧就带着儿子去找文老爷子。
后来如很多狗血剧情一样,奶奶带着那时年幼的父亲,千辛万苦找到丈夫时,丈夫身边已经有一个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了,而奶奶自然就是封建糟糠给离婚了。
奶奶也没有回家,生性要强的她,这种事情让她无颜在回家见家里的亲人。
写信告诉了她的哥哥后,就也跟着另一个队伍干革命了,儿子也改回母性,和文家也彻底的断了任何来往。
像奶奶这样的事在那时还不常见,当年奶奶找到他时,他和别人生的孩子都已经好几岁了,就比于洪军小两岁。
那时奶奶也找了领导,说文老爷子抛妻弃子,但文老爷子说他以为于文慧已经死了,因为他前脚刚走,后脚鬼子就来扫荡了,他知道消息时全村都被鬼子给一把火烧了。
领导也确实信了,因为那是战火连天,消息堵塞,文老爷子没有接到家人还活着的消息并不意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