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影史奇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要把杜克?罗森伯格和《独立日》钉在耻辱柱上!”

  说话的人是来自《纽约邮报》的卢?拉姆尼克,“金酸莓奖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过去几年……”

  话头又回到了大卫?登比这里,“获得过金酸梅奖的演员和导演,都成为被北美观众唾弃的对象,几乎没有人能够翻身,我已经联络了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和洛杉矶影评人协会,他们都会全力推动杜克?罗森伯格获奖。”

  “还有,据说他在拍摄新电影……”有人提醒。

  “大家到时明白怎么做 ,对吗?”

  这句话后,很多人都笑了起来。

  时间缓缓进入到一月下旬,历经七个月的长期放映后,《独立日》全线退出北美院线,最终的北美票房停在了3亿6255万美元上面,虽然前方还有两部《星球大战》以及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和《et外星人》,但如果不算重映成绩的话,《独立日》拿到的可以说是北美影史第一票房成绩了。

  当然,这与以通货膨胀衡量票房排行榜一样,只是一种自我安慰,重映说明影片有足够的商业价值,像《肖申克的救赎》,刚刚获得了九项奥斯卡提名。如果重新登录院线,免不了继续扑街。

  全球票房方面,《独立日》已经拿下了8亿9521万美元,即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二部破9亿美元的影片。

  然而,与影片突出的商业成绩不符的是,《独立日》和杜克依然被无数影评人攻击。很多知名影片人在专栏中,拿影片获得的七项金酸莓奖提名冷嘲热讽,甚至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直接将《独立日》划为史上最名不副实的影片,杜克是去年最让人失望的导演。

  影片的专业口碑彻底没救,或许是受到了超高票房的刺激,《独立日》的专业评分滑落到了3分以下,以2.95分的专业评分和百分之八十四的观众好评以及超高的票房成绩,造就了影史一大奇观。

  “任何一个导演,在商业上再成功。如果得不到专业奖项的认可,充其量也就是个匠才,永远不会成为大师,如果获得的是金酸梅这类的奖项,那代表他的导演生涯已经开始严重滑坡甚至即将走到终点!”

  ——《芝加哥太阳报》罗杰?艾伯特

  按照惯例,金酸莓奖要到奥斯卡颁奖典礼前一天才会颁发,距离现在还早,但影评人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将那个粗制滥造的奖项扣在杜克头上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