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番君吴芮(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大胆革除弊政,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制定一系列鼓励农耕的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面临各地民心不定、国家即将分裂的时候,秦朝廷采纳了左相李斯谏言,为稳定南方形势,阻止百越地区反秦,设鄱阳县,封吴芮为县令,管理百越地区(辖区最南端已经到越南),朝廷不给任何财政支持,他也无需向朝廷纳贡。

  秦皇朝给了吴芮管理整个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职权的封号,但是不给他财政支持也不向他收税,要他高度自治。

  吴芮很希望象祖辈一样,找个类似太湖的地方发展,祖父给他一张“太衍水”(昌江河旧称)流域图,就是希望他借助朝廷给予的合法身份去打天下。

  吴芮带领队伍从水路进入鄱阳湖后,靠岸建城,立为据点,即为今鄱阳县。吴芮采用强硬手段铲除鄱阳盗匪劣徒势力,积极开通航运,发展渔业,推广农业。

  一年间,吴芮不仅在鄱阳湖流域行仁政发展经济,而且势力范围扩大了数倍。

  身为流浪的没落王族后裔,吴芮了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疾苦。他在扩张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反对强权和恶势力,要求军队“以战止战”,帮助人民安居乐业。他在军队里培养的大批懂得各种生产技术的人才,每到一处,就帮助当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他派出大批“军地两用人才”到落后地区做顾问,帮助当地人发展经济。

  在中国历史上,吴芮是个以民为本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这主要体现在吴芮“重民命”的作为上。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他在辖区各地实行轻徭薄赋,推广水稻良种,普及耕作技术,采取了一系列兴修水利和鼓励耕种的措施,大力发展生产,鼓励商贸,发展经济,以雄厚的经济实力稳定地方。

  他要求人民向政府如实登记所有田地,按亩纳税,实行土地私有制,鼓励开垦荒地,

  他与百姓约法三章,凡新开垦的田地一律归开垦者所用,五年以内不需要缴纳赋税。外地流亡到他辖区内的人,由政府按口授地,派人教会他们生产技能,帮助他们安居乐业。

  在吴芮的治下,各地的地方官不是吴芮委派,而是启用当地的能人。在稳定小农经济方面,他要求地方官在保护地主私有制的同时,也实行“取有余补不足”的方法,要求地主出余粮的三分之一存于公仓以赈济贫困。

  在当鄱阳县令时,吴芮就组织了民力疏通鄱阳湖各支流河道,开发航运,发展渔业等农业副业;他还在鄱阳田畈街修建通湖口的大路,以便商贸。

  他发兵到万年、贵溪、弋阳等驻军,要求军队上山抓乌鸡送给百姓饲养,帮助发展生产,不得扰民。

  他发兵到铅山,打通到福建的通道,平定福建的匪乱,并从鄱阳湖平原调集粮食和种子到福建帮助百姓度饥荒、发展生产。他的军队从赣州进入广东,过韶关经衡阳、浏阳到长沙,打通商路,保护商贾南下北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