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天堂还是地狱(六)(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有一个请求,我想请先生在共和国办一份报纸?”又怕曾国荃不理解,跑到书架上,拿上几份最近的共和国的各类报纸,“就是这一类的,我们需要利用这份报纸上不仅宣传我们的国家、民族的观念。我们还要宣传我们华夏自古以来的忠孝仁义信等观念。因为,哪怕我们现在处身在万里之外的北美,我们是华夏人,这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所以,我们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传承,亦是一定要守住的。我想问先生,能答应我么。”

  “某,敢不效死命。”看着赵文礼庄重的样子,曾国荃也不禁有些动容了。按赵文礼的说法,这要落在大清,可就是开宗立派的做法啊,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有如此机会。

  “儒家的思想,我们是大多要坚持的,但是,我们也是要与时俱进的,那些愚忠愚孝,不尊人性、不尊重人权的东西,我们是一定要扬弃的。不要急,先多看看其它的东西,再形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信先生,一定能我们带来惊喜的。”

  共和国现在的报纸都不少,但穿越众在这方面似乎都缺乏,所以,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以本杰明为代表的西方思想。

  倒不是说本杰明他们宣传的不好,但共和国毕竟是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和西方的许多传统习惯并不同,以赵文礼看来,中华有着更优秀的传统,不需要全部照学人家的。

  就比如说在中国的家庭中,家长体罚孩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在西方,却是上升到人权的高度去了。孩子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是不错,但在父母教导孩子的氛围中强调这个主体的特征,似乎让东方人的天理人伦变得淡薄了。

  老子打老子,只要没打出伤打出人命,就要上法庭打官司,这是不是让父子人伦变得太淡薄了?而西方人的这种论调,是不是也太不人性了。

  安排好了曾国荃的工作,其它人的处理方式也很快有了立案。可以说,赵文礼亲自主导的人员分派活动,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了,也让所有的人都没有满意。

  曾国荃挑了十几个自认以帮得上手的读书人,其中还有不少举了进士,一心开始钻研他们所要创办的《华声报》。

  李春生得到了一百多名老幼不等的男丁,再从各农场抽调得力人手,将会成立专项的农业开发小组。虽然机械化和化肥仍有些远。但对农作物种子进行优化,甚至整出一些杂交良种出来,从而大幅度提高共和国的作物产量,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

  吴越的工业系统亦得到了两百多名读书人,结合现有的人力,也将成立各专项的研究所——共和国的研究工作目前仍分散在各工厂企业当中,但当这些研究所成立,共和国的工业研究也立即进入了鸟枪换炮的发展之中。

  当然,一直嚷嚷想要一群高素质兵员的孙正光也如愿得到了三百多名读书人。但他想要把这些人用起来,显然也挺难。所以,他目前的计划是,以这批人作为第一批学员,再从各部队抽调合适的教官,成立共和国的第一所军事学院,希望以这些人作为种子,培养共和国的第一代学院的军队指挥官。

  那些裹脚的夫人小姐、丫环奴婢,则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分派到各工厂去从事一些基层的管理和技术工作,想及,以他们的文化基础,应该很快能成长起来。

  还有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夫子们,则在经过一定的特训之后,分派到各中小学充当老师。虽然他们这些人严重偏科,但毕竟是经历多年四书五经训练的读书人,让他们去充任国文教师,还是堪可一用的。

  也有百十来个确实是文不成武不就的,只好如他们的愿,给他们每人分了几十亩地,让他们当个普通的自耕农。不过,共和国现在可是不许畜奴的,倒不知道他们该得如何折腾他们的地?这里可请不么佃农长工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