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普热米尔(一)(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9月27日晚,俄军终于停止了自杀式的进攻。

  第二天,李海顿率领的巴尔干军团也总算挣扎着赶到了加利西亚前线,而受命重建第3集团军的博洛耶维奇也高效地完成了任务。现在李海顿手上有了近55万大军。

  但他却一直按兵不动。

  “敌人……第3集团军普热米尔,第8集团军林堡,第4、5、9集团军喀尔巴阡一线,有可能……波兰方向,第7集团军,总兵力130-147万。

  防守……普热米尔……时间,第3、6、7集团军,兵力55万,有可能……第1、2、4集团军,兵力56万,普热米尔守军,13万。

  喀尔巴阡防线……匈牙利地方防卫军……坚守……时间……

  后勤……冬季……取暖问题……人员调整……军官……语言……补充兵的训练……

  东普鲁士……华沙……马肯森的第9集团军……时机……切入的速度……

  水柜……装甲汽车……数量……飞机侦察……”

  斯特尔茨看着桌上几张跳跃的,不成句子的词语,不知道这位前线总指挥是怎么想的,一直没什么动作。整个大军停留在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到加利西亚一线,除了每天派出几架新奇的飞机在天上转圈外,却什么也都不做。

  哦,也不能这么说,部队一直在进行调整,说同一种语言的士兵尽可能地被重新分配到同一支部队里——这是帝国军队里很忌讳的一件事,有很大的危险性。另外就是重新训练,在补充营里,有些新征召的新兵居然只打过一回靶,根本不知道基本的战术配合。

  部队在重新整编训练,尽可能地使士官、老兵与新兵的比例保持到2:1的水平,这样做虽然有些部队的战斗力会下降,但对于整体作战能力而言,却有着显著的提高。

  皇储似乎在构思着一个大的计划……问题是,德国人这回真是急了。

  整整一个多月,大公丝毫不理会德国总参谋部和帝国总参谋部的命令,始终按兵不动。有些时候也作作样子,派出一个步兵团前进大约十几公里,向敌人的阵地进行一些骚扰性的进攻,然后就给总参谋部发封电报,比如:今天派出两个师向若尔基耶夫方向发起攻击,未取得任何突破,部队退回原来的出发地……等等。

  反正,没有好消息,也没有坏消息,总参谋部似乎已经习惯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