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真假难辨(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韩军更加靠不住,在开城打得那么艰难,要是让韩军在整条战线上分散作战,后果难以想像。

  这个时候,博茨曼首次感到束手无策。

  只是,他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根据战后解密的文件,在二十九日上午,博茨曼曾经向五角大楼与白宫提出建议,在战场上使用战术核武器。

  虽然在这个建议中,博茨曼明确提到,只在志愿军突破了三八线,在韩国境内集结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才使用战术核武器,而且投掷地点在韩国境内,打击对象也是在野外集结的作战部队,但是别说国防部长觉得博茨曼疯了,连林德伯格都认为,博茨曼不是要打赢战争,而是要挑起一场世界大战。

  美国有核武器,中国也有核武器!

  虽然博茨曼有所顾虑,比如没有建议在朝鲜境内使用核武器,避开了城市与平民密集的西部地区,但是谁都知道,核武器绝对不是随便可以用的,如果用核武器对付志愿军,中国就有足够的理由用更多的核武器对付联军。

  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武器就不再是“武器”。

  在五个核大国,以及随后加入核俱乐部的以色列、南非、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国的核战略中,核武器只是一种以威胁为主的象征性装备,只有到了国家生死存亡攸关的时刻,才有机会用到。问题是,只要拥有了核武器,国家的战略安全就有了保证。数十年来,即便在美国拥有绝对的战略优势的情况下,使用核武器都是一个非常忌讳的话题,而且美国也从来没有在二战后使用过核武器。

  毋庸置疑,博茨曼绝对是个战争狂人。

  真要按照他的意思,恐怕第二次朝鲜战争将成为世界毁灭的导火索。

  万幸的是,决策权不在他手上,而有资格决定使用核武器的美国总统并不是疯子,也不是战争狂人。

  也就在这个时候,战场局面出现转折。

  首先是第六十五集团军在试探性的打过三八线之后,没有继续推进,而是退回到军事隔离区北面。虽然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就此罢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直在向南派遣侦察部队,而且不时炮击驻扎在三八线附近的韩军,造成了非常大的恐慌,甚至导致一个韩军步兵营在没有正面接触的情况下被炮火击溃,但是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发动像样的进攻,也没有对三八线南面的联军前沿机场构成严重威胁。

  更重要的是,在西线战场上,志愿军攻打开城的战斗进行得并不顺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