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战死(大章求票票)(7 / 9)
日军舰队战斗经验丰富,战舰之间的火力配合十分凶猛,他们并不是停在江面上原地不动开火还击,而是所有舰队在还击中同时移动,增加中国空袭战机向下扔航空炸弹时的不确定性。
高空中,一架标有101号九六式舰载机正和驾驶233号斗mki战斗机,代号战火的中国上尉争抢机尾,做着各种机动,一时间难解难分。
突然,又一架日军九五式舰载机从233号战火的内侧出现,逼迫233号战火只能做出一个规避机动向右下方避开,立刻就被日军101号机咬住。
101号舰载机,就是日军第13航空队第二分队队长山下七郎大尉。
山下七郎大尉仗着九六式舰载机的优势,以及僚机的协助压迫敌机,立刻在缠斗中改出,瞬间就占据了有利位置,首先开火。
千钧一发之际,战火只能机头下栽,做出匪夷所思的滚筒机动,没有被击中。
周至寒和高志航同时看到,101日机居然没用曳光弹。
这是老鸟中的老鸟。
甚至有可能是日军的王牌飞行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应用的曳光弹对飞行员有很大帮助,因为飞行员可以参照发光的弹道修正设计偏差,这一利好,一直被延续到二战初、中期。
在弹头飞行时装在曳光弹尾部的火药会燃烧,使射手能够看见弹丸的发射轨迹。
虽然曳光弹可以帮助飞行员正确瞄准目标,但是它对敌人也有利,会提醒敌机飞行员,他已处于被攻击状态,从而进行机动规避。
如果不用曳光弹,攻击机飞行员一般都可以得到额外的几秒钟的富裕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击毁概率。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建议只是在射击训练中使用曳光弹,以培养学员对弹丸,弹道,以及射弹散布的感知认识。
由于中国飞行员普遍飞行时间短,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实战,所以逼不得已只能使用曳光弹,帮助飞行员修正、瞄准敌机。
↑返回顶部↑
高空中,一架标有101号九六式舰载机正和驾驶233号斗mki战斗机,代号战火的中国上尉争抢机尾,做着各种机动,一时间难解难分。
突然,又一架日军九五式舰载机从233号战火的内侧出现,逼迫233号战火只能做出一个规避机动向右下方避开,立刻就被日军101号机咬住。
101号舰载机,就是日军第13航空队第二分队队长山下七郎大尉。
山下七郎大尉仗着九六式舰载机的优势,以及僚机的协助压迫敌机,立刻在缠斗中改出,瞬间就占据了有利位置,首先开火。
千钧一发之际,战火只能机头下栽,做出匪夷所思的滚筒机动,没有被击中。
周至寒和高志航同时看到,101日机居然没用曳光弹。
这是老鸟中的老鸟。
甚至有可能是日军的王牌飞行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应用的曳光弹对飞行员有很大帮助,因为飞行员可以参照发光的弹道修正设计偏差,这一利好,一直被延续到二战初、中期。
在弹头飞行时装在曳光弹尾部的火药会燃烧,使射手能够看见弹丸的发射轨迹。
虽然曳光弹可以帮助飞行员正确瞄准目标,但是它对敌人也有利,会提醒敌机飞行员,他已处于被攻击状态,从而进行机动规避。
如果不用曳光弹,攻击机飞行员一般都可以得到额外的几秒钟的富裕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击毁概率。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建议只是在射击训练中使用曳光弹,以培养学员对弹丸,弹道,以及射弹散布的感知认识。
由于中国飞行员普遍飞行时间短,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实战,所以逼不得已只能使用曳光弹,帮助飞行员修正、瞄准敌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