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7)(5 / 7)
胤祈手里拿着个小本本,听到有用的地方就随手记下来,他的轮椅上有个工具箱,里面满满当当装了一箱的铅笔,随时随地可以记录,不怕灵感来了找不到工具。
这时候不嫌冷了,也不怕看坏眼睛。胤禟看到他在路上也不忘写写画画,加快脚步推着他进大门。
他们隔壁似乎在宴请客人,动静都传到外面了,胤俄好奇心上来竖起耳朵听了几句,然后脸色古怪的跟上去,十哥,咱们隔壁宴请的客人,别号柳泉居士。
柳泉居士蒲松龄。
这可真是太巧了。
第164章
胤俄快步跟上,说完之后止不住的感叹,九哥前些天还在看聊斋,转眼的功夫那些狐鬼故事的创作者就到了跟前,谁见了不说句有缘。
二哥是不是说过,书院现在很缺教书先生?胤祈眼睛一亮,压低了声音继续说,尤其是那种,在科举一道上没什么天赋又的确有真本事的教书先生,你们觉得他合适吗?
虽然这么说对柳泉居士不太友好,但是他真的感觉很合适。
那人十九岁考中童生有资格参加科考,之后不是名落孙山就是犯规被黜落,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他大概要等到康熙五十年的时候才能考上贡生,掰掰手指头算算,那时候他都七十多了。
贡生之后还有举人,举人之后还有进士,考中贡生花了五十年,考举人岂不是要花更多时间,这个小世界不带神话元素,他没有下一个五十年可以奋斗了。
科举本来就不是适合所有人的路,《聊斋志异》写的那么好足以证明他的水平,可他就是考不上贡生,别人能怎么办?
胤俄平日里喜欢看话本,虽然他最喜欢的是大将军开疆拓土立不世之功的类型,但是对市面上流行的其他类话本也很了解,尤其是大火的文人,连人家在什么地方谋差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有些稿子写出来后书迷闻风就去人家家里抄,根本等不及书坊印刷,不过这种上门抄稿子的一般都是同县同乡人,再远就不行了,这年头虽然有平坦的大道,但是出远门并不算容易。
读书人进京赶考跑个几千里不是问题,要是为了抄个话本故事就跑到几千里外,原因暴露之后怕不是要被家里人打死。
↑返回顶部↑
这时候不嫌冷了,也不怕看坏眼睛。胤禟看到他在路上也不忘写写画画,加快脚步推着他进大门。
他们隔壁似乎在宴请客人,动静都传到外面了,胤俄好奇心上来竖起耳朵听了几句,然后脸色古怪的跟上去,十哥,咱们隔壁宴请的客人,别号柳泉居士。
柳泉居士蒲松龄。
这可真是太巧了。
第164章
胤俄快步跟上,说完之后止不住的感叹,九哥前些天还在看聊斋,转眼的功夫那些狐鬼故事的创作者就到了跟前,谁见了不说句有缘。
二哥是不是说过,书院现在很缺教书先生?胤祈眼睛一亮,压低了声音继续说,尤其是那种,在科举一道上没什么天赋又的确有真本事的教书先生,你们觉得他合适吗?
虽然这么说对柳泉居士不太友好,但是他真的感觉很合适。
那人十九岁考中童生有资格参加科考,之后不是名落孙山就是犯规被黜落,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他大概要等到康熙五十年的时候才能考上贡生,掰掰手指头算算,那时候他都七十多了。
贡生之后还有举人,举人之后还有进士,考中贡生花了五十年,考举人岂不是要花更多时间,这个小世界不带神话元素,他没有下一个五十年可以奋斗了。
科举本来就不是适合所有人的路,《聊斋志异》写的那么好足以证明他的水平,可他就是考不上贡生,别人能怎么办?
胤俄平日里喜欢看话本,虽然他最喜欢的是大将军开疆拓土立不世之功的类型,但是对市面上流行的其他类话本也很了解,尤其是大火的文人,连人家在什么地方谋差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有些稿子写出来后书迷闻风就去人家家里抄,根本等不及书坊印刷,不过这种上门抄稿子的一般都是同县同乡人,再远就不行了,这年头虽然有平坦的大道,但是出远门并不算容易。
读书人进京赶考跑个几千里不是问题,要是为了抄个话本故事就跑到几千里外,原因暴露之后怕不是要被家里人打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