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雍州升明月】(5 / 6)
“先皇的堂弟?”薛破夜更是来了兴趣:“那他怎么去了雍州?唔……朝廷就是因为他,才掺合不了雍州的事,如此看来,这明月王倒是个厉害人物啊。”
何儒会有些无语,看来薛大人是真不知道明月王的来头了,看来自己有必要解释一下了。
“阳武帝雄才大略,是我大楚国的圣明君主,只是……英年早逝,不到四十岁就驾崩归天。阳武帝临终前,因皇子幼小,为国家计,阳武帝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光裕帝。光裕帝曾说过,等他退位,必传位于阳武帝的皇子……大人,这阳武帝的皇子,便是如今的明月王了。”
薛破夜一震,隐隐明白了些什么,低声道:“那光裕帝没有传位于明月王?”
何儒会摇头道:“光裕帝临终前,没有兑现当初的诺言……下官该死,有辱先代皇帝……!”说到这里,何儒会猛地想到自己所说的话可是犯忌讳的,不敢再说下去。
薛破夜左右看了看,张虎早已出去,花园里并无他人,拍了拍何儒会的肩膀,道:“你尽管说,此处就你我二人,出你嘴,入我耳,不为外人知。”
何儒会有些紧张,但瞧薛破夜正殷切希望自己说下去,不敢推辞,低声道:“光裕帝没有将皇位传给明月王,而是传给了自己的二皇子,也就是先皇德庆帝了,为了这事,光裕帝的大皇子还差点闹出乱子来,被先皇平息下去,大皇子被囚禁大狱,没过两年便暴毙身亡……直到今天,谁都不知道大皇子是怎么死的。”
薛破夜心中明白,这大皇子,十有八九是被德庆帝秘密.处死的。
“那时还有一干臣子是支持明月王的,而且搬出光裕帝曾经的诺言,声言该继大统的不是先皇,而是明月王,为此朝中分成两派,支持明月王的反而占了多数……这与阳武帝的雄才伟略大得人心是有关系的。”何儒会声音尽量放低,似乎害怕被人听见自己正在对皇家说长道短:“光裕帝驾崩前,自觉愧对明月王,是以颁下了旨意,将雍州划为明月王的封地,一应事务,可由明月王独自处理,意思虽然没说明白,其实大家都清楚,便是要让雍州成为国中之国,而明月王,是大楚的小皇帝了。”
薛破夜听得很是心惊,这一个套路,竟是像极了宋朝赵匡胤传位于赵光义的故事,宋朝虽然在这个时代的历史中没有出现,但是这一个故事,却在楚朝上演。
“明月王倒是一个生性恬静的人,不喜朝堂之争……两派最后对峙不下,明月王竟是主动退出了帝王之争,去了雍州,这场危机也从而化解,是以许多人都极是敬服明月王,须知那时只要挺一挺,明月王未必做不了皇帝……!”
薛破夜皱眉,若有所思。
“据说明月王去了雍州之后,雍州事务都交给了手底下的副相将军们处理,自己每日只是种种花养养鱼,从不参与政事,而手下那帮人,因为不忿光裕帝的失诺,是以对朝廷去的旨令向来不服从,至于朝廷派去上任的官员,要么无缘无故失踪,要么就屁滚尿流地回到了朝廷,朝廷质问,依那边的说法,……好在明月王性格恬静,从无谋逆之行,而且依他的性子,恐怕也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否则在京都时,他就有机会了。”何儒会感叹道:“明月王心性宽阔,而且数次来京觐见先皇,每次都是带来大笔的雍州特产,据说二人关系极为融洽……嘿嘿,先皇后来也就对雍州管的少了,有明月王在那边,还可抵御胡人自阳关攻入,算是省心不少。”
“如此说来,咱们要安插官员进去,还真是不易。”薛破夜喃喃道。
虽说明月王没有任何谋反之心,可是这大楚国的内部还有一个国中之国,薛破夜总感觉有些不舒服。
↑返回顶部↑
何儒会有些无语,看来薛大人是真不知道明月王的来头了,看来自己有必要解释一下了。
“阳武帝雄才大略,是我大楚国的圣明君主,只是……英年早逝,不到四十岁就驾崩归天。阳武帝临终前,因皇子幼小,为国家计,阳武帝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光裕帝。光裕帝曾说过,等他退位,必传位于阳武帝的皇子……大人,这阳武帝的皇子,便是如今的明月王了。”
薛破夜一震,隐隐明白了些什么,低声道:“那光裕帝没有传位于明月王?”
何儒会摇头道:“光裕帝临终前,没有兑现当初的诺言……下官该死,有辱先代皇帝……!”说到这里,何儒会猛地想到自己所说的话可是犯忌讳的,不敢再说下去。
薛破夜左右看了看,张虎早已出去,花园里并无他人,拍了拍何儒会的肩膀,道:“你尽管说,此处就你我二人,出你嘴,入我耳,不为外人知。”
何儒会有些紧张,但瞧薛破夜正殷切希望自己说下去,不敢推辞,低声道:“光裕帝没有将皇位传给明月王,而是传给了自己的二皇子,也就是先皇德庆帝了,为了这事,光裕帝的大皇子还差点闹出乱子来,被先皇平息下去,大皇子被囚禁大狱,没过两年便暴毙身亡……直到今天,谁都不知道大皇子是怎么死的。”
薛破夜心中明白,这大皇子,十有八九是被德庆帝秘密.处死的。
“那时还有一干臣子是支持明月王的,而且搬出光裕帝曾经的诺言,声言该继大统的不是先皇,而是明月王,为此朝中分成两派,支持明月王的反而占了多数……这与阳武帝的雄才伟略大得人心是有关系的。”何儒会声音尽量放低,似乎害怕被人听见自己正在对皇家说长道短:“光裕帝驾崩前,自觉愧对明月王,是以颁下了旨意,将雍州划为明月王的封地,一应事务,可由明月王独自处理,意思虽然没说明白,其实大家都清楚,便是要让雍州成为国中之国,而明月王,是大楚的小皇帝了。”
薛破夜听得很是心惊,这一个套路,竟是像极了宋朝赵匡胤传位于赵光义的故事,宋朝虽然在这个时代的历史中没有出现,但是这一个故事,却在楚朝上演。
“明月王倒是一个生性恬静的人,不喜朝堂之争……两派最后对峙不下,明月王竟是主动退出了帝王之争,去了雍州,这场危机也从而化解,是以许多人都极是敬服明月王,须知那时只要挺一挺,明月王未必做不了皇帝……!”
薛破夜皱眉,若有所思。
“据说明月王去了雍州之后,雍州事务都交给了手底下的副相将军们处理,自己每日只是种种花养养鱼,从不参与政事,而手下那帮人,因为不忿光裕帝的失诺,是以对朝廷去的旨令向来不服从,至于朝廷派去上任的官员,要么无缘无故失踪,要么就屁滚尿流地回到了朝廷,朝廷质问,依那边的说法,……好在明月王性格恬静,从无谋逆之行,而且依他的性子,恐怕也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否则在京都时,他就有机会了。”何儒会感叹道:“明月王心性宽阔,而且数次来京觐见先皇,每次都是带来大笔的雍州特产,据说二人关系极为融洽……嘿嘿,先皇后来也就对雍州管的少了,有明月王在那边,还可抵御胡人自阳关攻入,算是省心不少。”
“如此说来,咱们要安插官员进去,还真是不易。”薛破夜喃喃道。
虽说明月王没有任何谋反之心,可是这大楚国的内部还有一个国中之国,薛破夜总感觉有些不舒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