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坦克炮之争(1)(4 / 4)
好家伙这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了,图哈切夫斯基坚持要重新恢复zis-2的生产,而李晓峰是坚决不同意。那么李晓峰为什么不同意呢?原因其实之前已经说过了,那就是zis-2生产麻烦而且寿命低。
首先这是一门71倍口径的超长加农炮,众所周知火炮身管越长加工也就越麻烦,而且更要命的是zis-2所使用的穿甲弹需要比较高的制造工艺。而要想发挥其优异的性能,就必须搭配更好的穿甲弹。而现在苏联的穿甲弹生产工艺实际上是不过关的(1941年时,连45毫米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穿甲弹质量都是奇差)。哪怕是乌斯季诺夫一再的抓生产加强工艺,也仅仅是暂时解决了76.2毫米火炮的穿甲弹问题。
这个时候上马难度更高的br-271系列,这合适吗?而且坦克炮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反坦克,还需要配合步兵作战,击毁工事的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而在这方面zis-2天生就不擅长,其高爆榴弹威力太低了。
问题是,李晓峰跟图哈切夫斯基讲道理,后者却根本听不进去,始终坚持反装甲才是第一位的,必须提前预防德军更先进的坦克威胁…… ↑返回顶部↑
首先这是一门71倍口径的超长加农炮,众所周知火炮身管越长加工也就越麻烦,而且更要命的是zis-2所使用的穿甲弹需要比较高的制造工艺。而要想发挥其优异的性能,就必须搭配更好的穿甲弹。而现在苏联的穿甲弹生产工艺实际上是不过关的(1941年时,连45毫米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穿甲弹质量都是奇差)。哪怕是乌斯季诺夫一再的抓生产加强工艺,也仅仅是暂时解决了76.2毫米火炮的穿甲弹问题。
这个时候上马难度更高的br-271系列,这合适吗?而且坦克炮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反坦克,还需要配合步兵作战,击毁工事的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而在这方面zis-2天生就不擅长,其高爆榴弹威力太低了。
问题是,李晓峰跟图哈切夫斯基讲道理,后者却根本听不进去,始终坚持反装甲才是第一位的,必须提前预防德军更先进的坦克威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