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变化(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联人一边在打纳粹,而另一边却妨碍美国参加到讨伐纳粹的伟业中去,这怎么看都是别有所图和包藏祸心啊!

  反正罗斯福认为苏联这么做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为了在战后抢占更多的势力范围,拓展其领地!一旦苏联成为了终结纳粹的英雄,那么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战后能好过吗?而西欧的资本主义同盟垮掉了,那美国还能独善其身吗?

  总而言之,罗斯福引起了高度警惕,一直在尽最大的可能说服国会的那些老顽固,因为他觉得,美国实在是不能再等了,每多等一天,战后的就会艰难一分。

  只可惜,现在听他的人实在不多,而且他也确实缺乏一个将美国引入战争的借口。尤其是当他听说德国主力舰队被红海军摧毁之后,这种紧迫感是大大增强了。

  “我们是否可以拓展《租借法案》的应用呢?”罗斯福忽然问道。

  马歇尔有些莫名其妙,拓展《租借法案》的应用是什么鬼,难道将苏联也纳入《租借法案》,指望借此收买未来的敌人?这不是开玩笑么!

  史汀生倒是能跟上老朋友的思维,他问道:“您是说,允许美国商船为英国提供运输服务?”

  是的,美国是很大方,可以将战争物资租赁给朋友,但是这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美国人不管运输,你想要这些物资,就得自己运回去,半路上被德国潜艇击沉了,那损失也算你的,得赔偿。

  弄出这么一个条款,其实就是避免一战中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商船的伤害,借此让元老院的老顽固松口。而现在,不管是罗斯福还是史汀生都希望德国人最好能击沉一点本国的商船,这是最好的参战借口不是么?

  “国会恐怕不太可能同意!”史汀生脸色严峻地回答道。

  罗斯福焦急地顿了顿拐杖:“但我们必须得试试!”

  当然,这仅仅是一条路,像罗斯福这样的政治家,不可能吊死在一棵树上,实际上他做好了两手准备。

  “加强对日本的禁运,加强在国内揭露日本的战争罪行,南京大屠杀可以广泛的宣传,我们需要这么一个魔鬼!”

  是的,罗斯福也开始在日本人身上做文章,反正材料都是现成的。之前是为了不那么快的卷入战争,才对鬼子的那些烂事视而不见。而现在,美国需要尽快参战,那就必须大书特书。

  很快,在美国授意下,重庆方面就公开在国联控诉日本犯下的累累战争罪行,而华夏人民的好邻居爱好和平和乐于主持公道的美国政府立刻就莫名的惊诧了。鬼子在南京的暴行、在东北的累累血债以及各种灭绝人性的罪行全部被披露了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