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3 / 9)
“照锋,这父母之命……”
“事急从权,请周大人为我们证婚,容后再向父母谢罪。”
如此,梅允慈便成了柳镜池的妻子。
这些都是八月中,梅允慈递给韶声的信件之中,所提到的事情。
信中还有些委婉的劝词,说:她知道韶声少时便不喜欢齐公子,如今阴差阳错嫁给他,之中定然有苦衷。若过得不高兴,可以传书过浔江,周大人与她的夫君,都会想办法帮助。
这封信,本该是周静命他安插在中都的探子,悄悄送到韶声手上。
却直接到了齐朔手中,再由齐朔转交。
究竟是探子不慎露出了马脚,还是他觉得为此等小事,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不值当,所以主动截获,这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信被齐朔一把塞在韶声手心,塞时还不忘阴阳怪气:“这位周大人对小姐,可真是恋恋不忘,阴魂不散啊。”
“怎么,当我是你的恩客,他来救风尘?”
说到后面这句,语气之中甚至带上了几分凌厉。
其实,这封信确实是梅允慈、柳镜池与周静共同的意思。
韶声与齐朔的前缘,世人无从得知。
而周静在中都的时日里,也并无机会与韶声对谈。只是成亲之时,远远地望见过。
因此,他对韶声的印象,仍然是南下逃命之时慷慨明义,颇有气节的刚烈女子。
↑返回顶部↑
“事急从权,请周大人为我们证婚,容后再向父母谢罪。”
如此,梅允慈便成了柳镜池的妻子。
这些都是八月中,梅允慈递给韶声的信件之中,所提到的事情。
信中还有些委婉的劝词,说:她知道韶声少时便不喜欢齐公子,如今阴差阳错嫁给他,之中定然有苦衷。若过得不高兴,可以传书过浔江,周大人与她的夫君,都会想办法帮助。
这封信,本该是周静命他安插在中都的探子,悄悄送到韶声手上。
却直接到了齐朔手中,再由齐朔转交。
究竟是探子不慎露出了马脚,还是他觉得为此等小事,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不值当,所以主动截获,这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信被齐朔一把塞在韶声手心,塞时还不忘阴阳怪气:“这位周大人对小姐,可真是恋恋不忘,阴魂不散啊。”
“怎么,当我是你的恩客,他来救风尘?”
说到后面这句,语气之中甚至带上了几分凌厉。
其实,这封信确实是梅允慈、柳镜池与周静共同的意思。
韶声与齐朔的前缘,世人无从得知。
而周静在中都的时日里,也并无机会与韶声对谈。只是成亲之时,远远地望见过。
因此,他对韶声的印象,仍然是南下逃命之时慷慨明义,颇有气节的刚烈女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