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684章 开辟第三战场和意大利的投降(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德军坦克几乎推进到距中华帝国第5集团军滩头阵地不足2公里处。

  这是因为德军为了对抗中华帝国强大的m36虎王主战坦克,特地研发了巨鼠式超重型坦克。这种坦克巨大无比,主炮口径高达140毫米,装甲防护足以挡住虎王坦克的近距离穿甲能量。

  中华帝国军第一次碰上如此巨大的装甲怪物,虎王坦克同巨鼠坦克正面交战,结果中华帝国军损失了二十多辆坦克,德军只损失一辆。

  常磬将军得知情况后,深知战况之危机,立即亲临前线指挥中华帝国军奋力反击。

  好在常磬将军很快看出了德军巨鼠坦克的最大弱点,就是体型庞大,速度太慢。因此常磬当机立断,命令中华帝国军的坦克部队佯装战败,向海滩后撤,同时命令联军舰队的两艘终极战列舰和四艘超级战列舰进行炮火准备。

  果然,德军急于将中华帝国军赶下大海,忘记了他们根本没有制海权,海面上还有中华帝国强大的海军。

  德军坦克部队被引致海滩附近,当即遭到了联军舰队强大的战列舰炮火的打击。德军无坚不摧的巨鼠坦克在20英寸巨炮面前,很快变成了红烧老鼠了。

  战至傍晚,德军损失大批的巨鼠坦克。由于巨鼠坦克造价高昂,德军总共在西西里岛部署了40辆,其中31辆被联军战舰炮火摧毁在海滩上,3辆被联军反坦克兵摧毁,其余6辆在撤退时出现故障被联军俘获。

  德军没有了巨鼠坦克,其他的4号、5号坦克同中华帝国军的虎王主战坦克战斗很快处于下风。

  傍晚七时许,中华帝国军趁势攻占杰拉城。与此同时,英军第8集团军攻克了锡腊库扎。

  德意军队第一次反攻失利后,凯塞林知道大势已去,只好与联军混战以拖延时间,牵制联军,然后经墨西拿海峡退至意大利的卡拉布里亚。

  希特勒亲自批准了凯塞林的计划,将驻卡拉布里亚的德军第29装甲师和驻匈牙利的第1空降师调往意大利。

  在加强兵力的同时,德意部队加紧调动,以阻止英第8集团军威胁墨西拿。德戈林装甲师被调往东部的卡塔尼亚。德军第1空降师也同时在卡塔尼亚空降。德第15装甲师在恩纳附近阻止中华帝国军第5集团军北进。新调来的第29装甲师部署在埃德纳火山西南。这样德意部队构筑了从恩纳到卡塔尼亚的坚固防线。

  7月12日,蒙哥马利手下的英第13军奋力突击卡塔尼亚。常磬将军命令联军345架飞机载着英第1空降旅的1900名士兵从突尼斯出发在卡塔尼亚空降,配合地面部队联合进攻。德军以德戈林装甲师和第1空降师进行顽强抵抗,牢牢控制着从卡塔尼亚通向墨西拿的海岸公路。蒙哥马利正面进攻受挫,被迫调第30军绕过埃德纳火山西侧,在中华帝国军第5集团军的支援下从新进攻墨西拿。

  常磬作为中华帝国的优秀指挥官,自然不甘心让蒙哥马利独唱主角,他兵分两路,一路由中华帝国第4军在西西里岛中部支援英军作战,一路由中华帝国海军陆战队第十一陆战旅直取西西里首府巴勒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