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57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跟岳子璋先生谈话的几拨官员,皆以忧国忧民的凝重态度,以令人惊诧的无耻嘴脸说,作为工商业家应当重义轻利识大局,把岳先生和三哥建的那些水电站、火车站、配水厂转让给国家,让国家发展国防安全相关的事业。

  但是逼迫岳先生出卖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其中有一个多次出现的铁路局长钱镠,是韩领袖连襟贺渊亭的亲外甥钱。此人跟岳子璋先生有段前仇旧怨。这钱镠的父亲在十年前的清党中,栽赃陷害过岳子璋先生的舅舅家。

  而贺渊亭跟她的老婆甄嘉扶,是皇亲国戚里出了名的贪狼饿虎,简直是把国库当成自家私库在倒腾。

  抗战以来,贺渊亭借中央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长的职位,让他的儿女亲戚打着国有机构的名义,侵吞了许多民间资本家几辈子的基业,这在工商金融圈内已经不是秘密了。

  可惜为了国母韩夫人的颜面,韩领袖从不重刑处置这班大蠹虫。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公民党军政系统的高级官员们,明里高喊“抗战救国”“挽救民生”,暗地却凭巧取豪夺经营起大产业。

  三哥从南洋回来后,去了一趟蜀、梁边境的工业区。听了上头欲收购这片工业区的意向,三哥之前跟岳子璋先生的看法一样,也只以为是当局那些贪腐成性的皇亲国戚,打着政府机构的名义又来巧取豪夺了。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缘于私恨,岳子璋先生气得生病都不转让产业。三哥觉得不能硬碰硬正准备设法化解呢。

  这次胡畴良君特意来拜访他们夫妇,并且讲了本不应当由他们听取的国防机密,其间的用意三哥当场就想明白,连珍卿也知道有几分内幕了。

  可是岳先生和三哥的毕生心血,几乎全都投在蜀、梁边境的基础设施和工厂机器上了,而恭州当局的官员却只想以极低的价格,把岳先生和三哥的偌大家业收入囊中。

  珍卿陪着三哥找胡畴良对质,胡畴良沮丧地沉默了许久,说当局早欲在西南筹建飞机发动机厂,曾考察过蜀梁交界几处偏远地区。陆先生跟岳先生办工厂的一片地区,有平地水源而且地形复杂、丛林茂林,便于规避敌机的大规模轰炸。可是那里最初几乎没有基础设施,前后的投资规模未免太大,专业人士觉得尚可考虑,但军委会前年一审查立刻否了。

  事到如今,胡畴良眼中有种决绝的悲伤,叙述起他们空中防御力量不足的缘故。

  他说北边s国虽然不是无偿给中国捐军机,但他们给中国提供贷款向他们低价买飞机,从s国买的飞机价格也算划算。这部分飞机除了在战争中损耗的,很多是因为保养维修不当失去战力——这其中涉及的管理漏洞和严重腐败先不必说了。这还只是中国现在缺少军机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重大原因在于上层。韩领袖夫人管着买飞机的事宜,战争初期有s国提供的低价军机,领袖夫人就以为只要有钱军机啥时候买都行,s国的生产能力不够还能向欧美国家去买。不料现在中国东南港口一个个地失陷,海路引进先进军机越来越困难,而欧美列强还碍于东洋人的压力,甚至高价也不想把军机卖给中国呢。

  买军机的事情说起来都是泪啊。但胡畴良说他们国家也有自己的飞机制造厂,但建在显眼处前年跟去年两次遭遇轰炸,设施损毁得已经无法再搬运了,连技术人员都被炸死不少,这样惨重的教训不能不吸取。胡畴良说现在新建飞机发动机厂,非得秘之又秘、慎之又慎。可他们没那么充裕的时间,在一个隐秘处修起大量基础设施了。

  胡畴良也知这种说辞确系无耻,可他还是忍着垢耻对珍卿夫妇说出来:“政府军方对这片地方志在必得,若是可以,陆先生和岳先生还是不要硬抗,古人也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何况是与整个国家意志对抗呢?”

  陆浩云明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也是怪他还有仅剩的一点点天真,没有料到当局会无耻到这地步。他们基础设施和轻重厂子尚未建成,倒不见当局的各种衙门来游说他们出卖,可他们把几乎所有家当都投资进去,当局倒劝说他们重义轻利出让产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