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 第21节(5 / 7)
二三成啊……
谢裒心里觉得有点低,但如果是诸葛家那样的门第,只有二三成把握反而是正常情况。江虨求娶诸葛氏竟然能得到诸葛道明点头同意不也是众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吗。
反正他现在也没有特别属意的人家,等两年就等两年。
谢安看父亲的反应,虽然在他意料之中,但这时候还是松了口气。
他倒没有非王氏不娶的心态,只是不想那么快结亲。
对父亲谢裒的话语也算不上欺骗。
琅邪王家的王导确实曾经和诸葛家的诸葛恢争论过姓族先后,不过那是二十年前渡江之初的事,而且那时候在世人眼中就已经公认王前葛后,王家地位更尊。
王导因为王家与诸葛家都出自琅邪,三国时期王家不如诸葛家,永嘉前后诸葛家不如王家,这才拿族姓跟他戏争先后,只是诸葛恢嘴上仍不肯退让,觉得自家更强罢了。
抬出诸葛家于他是一种险招。
因为当世与诸葛家门第相仿的人家并不多,容易被父亲谢裒用一一排除的方法察觉到并无这样的适龄女郎。只是他估计以谢家的门第,和诸葛家差不多的亲事目前还结不成,父亲纯粹是一厢情愿觉得有希望和诸葛家攀亲。那么他说是和诸葛家差不多的人家,即使父亲遇到非常好的亲事,但想想更好的诸葛家,应该也不至于贸然替他许诺出去,这一关算是过了。
接下来要去从兄谢尚那里,他有些事想向对方确认。
#
谢尚看到谢安,倒比谢安看到他还高兴,直接向他笑道:“安石竟然已经来了建康,真是巧了。”
谢安微微一怔,奇道:“何事凑巧?”
谢尚道:“王渊猷与荀氏女的婚事定在年底,琳琅向吏部请求允许她离开治所,到建康参加兄长的婚礼,吏部已经批复。安石去年来建康不是还遗憾不能见到小王掾吗?这次可以如愿以偿了。”
↑返回顶部↑
谢裒心里觉得有点低,但如果是诸葛家那样的门第,只有二三成把握反而是正常情况。江虨求娶诸葛氏竟然能得到诸葛道明点头同意不也是众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吗。
反正他现在也没有特别属意的人家,等两年就等两年。
谢安看父亲的反应,虽然在他意料之中,但这时候还是松了口气。
他倒没有非王氏不娶的心态,只是不想那么快结亲。
对父亲谢裒的话语也算不上欺骗。
琅邪王家的王导确实曾经和诸葛家的诸葛恢争论过姓族先后,不过那是二十年前渡江之初的事,而且那时候在世人眼中就已经公认王前葛后,王家地位更尊。
王导因为王家与诸葛家都出自琅邪,三国时期王家不如诸葛家,永嘉前后诸葛家不如王家,这才拿族姓跟他戏争先后,只是诸葛恢嘴上仍不肯退让,觉得自家更强罢了。
抬出诸葛家于他是一种险招。
因为当世与诸葛家门第相仿的人家并不多,容易被父亲谢裒用一一排除的方法察觉到并无这样的适龄女郎。只是他估计以谢家的门第,和诸葛家差不多的亲事目前还结不成,父亲纯粹是一厢情愿觉得有希望和诸葛家攀亲。那么他说是和诸葛家差不多的人家,即使父亲遇到非常好的亲事,但想想更好的诸葛家,应该也不至于贸然替他许诺出去,这一关算是过了。
接下来要去从兄谢尚那里,他有些事想向对方确认。
#
谢尚看到谢安,倒比谢安看到他还高兴,直接向他笑道:“安石竟然已经来了建康,真是巧了。”
谢安微微一怔,奇道:“何事凑巧?”
谢尚道:“王渊猷与荀氏女的婚事定在年底,琳琅向吏部请求允许她离开治所,到建康参加兄长的婚礼,吏部已经批复。安石去年来建康不是还遗憾不能见到小王掾吗?这次可以如愿以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