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 第10节(5 / 7)
说到这里,谢尚顿了顿,忽然叹了口气:“也就是会稽还能办舞乐,我路上经过吴兴、吴国,官署仓廪都被焚烧一空,民间富庶之家亦遭抢掠。还记得去年从建康入东郡,二吴繁华富丽,畛畷无数,远胜于会稽,仅仅一年之间,二吴破败涂地,会稽歌舞升平,世事真是难料。”
他这么一说,众人的情绪也不由跟着消沉下去。
谢奕道:“府君毕竟曾掌国之西蕃,又出身琅邪王氏,出镇会稽本就降格,早一年代行扬州刺史事接管三吴军事,如今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了。”
谢尚心说那可未必,东线一败再败,虽然领兵的是庾冰和虞潭,但下任命的可是王舒自己,这个用人不当的责任是逃不掉的。不过他向来七巧玲珑,不愿给人难堪,为叔父家诸弟分说道:“当时苏峻未反,庾公岂会同意拱手让出扬州。况且南人素来难治,若非如此,临海、新安两县叛乱,王府君也不用特意把王允之调回来平乱。”
不过他也看出众人情绪不高,幼弟们听这些内情又有点懵懂,这是必须有对朝局的了解把握与政坛见识才能理解的东西,仅靠天性聪明无用。因此他没有细说,把话题拉回信笺本身:“王晏之出事,我也不便再找王允之,后来是托刘主簿找了孔家的人,走海路去的徐州,回程又要另外安排,绝没有这般快法,而且看褚季野的用词,不像是先收到我的信才提笔回复。”
谢真石以手轻支下颌,秀目凝睇:“会不会是你和王允之提过,他让去徐州的信使打听过褚家,没告诉你。”
“王允之哪会那么体贴。”
谢尚的语气有些酸溜溜的。他们姐弟分别和王家兄妹交往,有姐姐对比的谢尚时常觉得可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把王允之当朋友。当然他也知道这是王允之的性格使然,并非故意如此,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他就是那个经常被伤害的人。
忽听坐在对面的谢安忍俊不禁般开口,语速仍是慢悠悠的:“真石姊姊会这般想,应当不是无缘无故?”
“啊,因为山、就是王琳琅办事,常常喜欢出人意外,又很擅长为人着想。有时候我自己都还没想到,她已经先帮我办好了。王允之是她的兄长,所以我本以为王允之也是这个性格。”
阿姊,能不说这个了吗?
再说下去他真的要嫉妒了。
等等……
“我的确和王允之说过此事,王允之一见面就问了他妹妹,但只是问了那一句而已,他连理由都没说……”
谢万本来只是随便听着,但谢安一开口,他立刻顺着谢安的话将整件事在脑子里串了一遍,谢尚话音未落,他就扬声道:“仁祖兄长为了这件事人都在御亭了,还需要理由吗?”
↑返回顶部↑
他这么一说,众人的情绪也不由跟着消沉下去。
谢奕道:“府君毕竟曾掌国之西蕃,又出身琅邪王氏,出镇会稽本就降格,早一年代行扬州刺史事接管三吴军事,如今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了。”
谢尚心说那可未必,东线一败再败,虽然领兵的是庾冰和虞潭,但下任命的可是王舒自己,这个用人不当的责任是逃不掉的。不过他向来七巧玲珑,不愿给人难堪,为叔父家诸弟分说道:“当时苏峻未反,庾公岂会同意拱手让出扬州。况且南人素来难治,若非如此,临海、新安两县叛乱,王府君也不用特意把王允之调回来平乱。”
不过他也看出众人情绪不高,幼弟们听这些内情又有点懵懂,这是必须有对朝局的了解把握与政坛见识才能理解的东西,仅靠天性聪明无用。因此他没有细说,把话题拉回信笺本身:“王晏之出事,我也不便再找王允之,后来是托刘主簿找了孔家的人,走海路去的徐州,回程又要另外安排,绝没有这般快法,而且看褚季野的用词,不像是先收到我的信才提笔回复。”
谢真石以手轻支下颌,秀目凝睇:“会不会是你和王允之提过,他让去徐州的信使打听过褚家,没告诉你。”
“王允之哪会那么体贴。”
谢尚的语气有些酸溜溜的。他们姐弟分别和王家兄妹交往,有姐姐对比的谢尚时常觉得可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把王允之当朋友。当然他也知道这是王允之的性格使然,并非故意如此,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他就是那个经常被伤害的人。
忽听坐在对面的谢安忍俊不禁般开口,语速仍是慢悠悠的:“真石姊姊会这般想,应当不是无缘无故?”
“啊,因为山、就是王琳琅办事,常常喜欢出人意外,又很擅长为人着想。有时候我自己都还没想到,她已经先帮我办好了。王允之是她的兄长,所以我本以为王允之也是这个性格。”
阿姊,能不说这个了吗?
再说下去他真的要嫉妒了。
等等……
“我的确和王允之说过此事,王允之一见面就问了他妹妹,但只是问了那一句而已,他连理由都没说……”
谢万本来只是随便听着,但谢安一开口,他立刻顺着谢安的话将整件事在脑子里串了一遍,谢尚话音未落,他就扬声道:“仁祖兄长为了这件事人都在御亭了,还需要理由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