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的社会总是强调着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但这种独立思考更多的还是不盲从权威,而实际上,我们真的能够做到不从他人那里获取信息来做到思考这件事吗?信任本身就存在偏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要去学习,要去思考,可是总是会忘记思考组成他们思考原材料的真实性。

  现代社会,获取新知识的渠道多的数不胜数,可以说,只要想知道,那便能知道,但是只现代人分明比以前多了更多能够知晓的东西,但是并没能因此明白更多,变得更聪慧,反而是单细胞,二极管这样的思考方式变得更加普遍了。

  总不能说以前不上网的人现在上网了,那么为什么,在知道了越多的情况下,我们反而变得什么都不知道了呢?

  是信息茧房的错吗?当人一旦有了恐婚这个念头的时候,身边的所有存在仿佛就是为了验证恐婚这一事实的准确性而存在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的道理似乎是天然的,当一个人能够很快找到和自己同一立场的人,并融进那个圈子的时候,他们的周围也便再也存在不了反对的声音。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中的人很容易变得盲目自信,狂妄自大,他们的思维方式会变得极端,完全容纳不进理性的思考,因为他们自以为自身所相信的便是事实。这是不盲从权威了,但这结果似乎又不比盲从更好。

  林辰叁觉得自己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巨大的信息茧房之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别人知道的言外之意自己不知道这很丢人,别人都懂的道理自己不懂这很难堪,好像一旦不能思考,不去思考,自己就要被这个社会给淘汰了似的,创造出无数的焦虑和无所适从。但是这样的思考真的能够称得上是思考吗?就像是那种为了反转而反转的推理本,这样的思考也不过是他人想法的集合,远没有能够形成个人意志的可能性。

  她以为自己是自己人生的掌舵者,如何行驶,要行驶到何处,都要小心计划,细细思索,但是每一次潮起潮涌,她又不得不发现自己是被推着走的那一个,再多的计划也比不过老天爷随意的一次造化弄人。力挽狂澜这种事,很有可能只是有谁需要她那么一次绝地逢生。

  林辰叁曾经以为没什么东西是不能明白,不能懂的,只要去努力学习,总归是能够得到一个具体的答案,但事实证明,做不来的事情被手把手去教还是做不来,解不出来答案的题目在哪里都是存在的,她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不来,解不出来……再说到骑自行车这回事,以前是怎么学都要摔个鼻青脸肿,但之前那回,除了拐弯有点问题,不是一上手就会了么?学习过程一下子就被跳过去了。这总不该是成长附加的增益buff,对吧?

  it's just a game!

  就是一个游戏!

  也许她早就不满足于虚拟世界那些定死了的规则,而将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视作是了游戏……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嗯,人生如戏。

  小时候的毛绒玩具毕竟是没有生命力的,怎么会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所产生的的复杂人性更能让人感兴趣。

  动作,冒险,模拟,角色扮演……这些游戏分支在生活中都有迹可循。打架斗殴是动作;每次到一个新的地方都算是冒险;往小了的说,创业,公司管理是模拟经营类,往大了的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大型的模拟生活类游戏;角色扮演就更不必说了,人的名字往往在出生之前就已经选定了……

  关于真实世界的游戏可要比虚拟世界有趣多了,真实世界没什么逻辑,由此造成的变数也非常多。更重要的是,真实世界的这种游戏往往不局限于她自己,在主动或被动的情况下,她玩别人,别人也玩她,亲情,爱情,友情……事业,理想,责任……自然,科学,宇宙……又有什么不能够被称作是游戏呢?

  而在这种说是充满无数可能性的人生游戏之中,她会变得什么都不想玩,觉得没意思……想来想去,果然只有一种可能性吧:人生如戏,而这游戏也自有一套能够合理运行的规则,但既然是人制定的规则,就存在着制定规则的人和服从规则的人。

  这原本并非是什么坏事情,困囿于视角的不同,人在不同的密度跃层能够看到不同的东西,没有谁只是棋子,或者没有谁在他人眼中不会是棋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