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346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泰定二十二年,太后马氏薨。马氏却不愿意葬入帝陵。临终前,马氏叮嘱泰定帝,将她葬回濠州吧,那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最后,她不想再当皇后。只愿如来时一般,平平凡凡。

  泰定帝遵从马氏所愿,以衣冠葬入孝陵,关闭地宫。随后却悄悄将马氏葬回濠州,就葬在马氏曾经熟悉的山间。

  第189章 番外

  ◎人选◎

  永常十六年, 北平城内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交易盛会。

  自泰定朝开始,安和公主大力开展海上贸易, 自此, 随着公主派出海的船只带回一车又一车的白银,甚至还有各种新奇的作物,大明的重点开始倾注于海上。

  先前朱元璋对海上的事其实是觉得应该禁止的, 好在这些想归想, 并没有亲自下诏将此事定为国策。毕竟朱至总说外头未必不会有什么好东西,他们应该有探索世界的心, 毕竟世界有多大,不出去看看怎么能知道。

  大明到如今这一步, 可以说确实强盛,可想想以后,谁敢保证说以后还会一直强盛?

  正所谓不进则退,朱至一直觉得人不能留滞不前,国也是一样的道理。大明现在看着挺好, 谁敢说以后也一定会很好!和世界接触, 至少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 他们到底缺了什么,少了什么, 该学就得学, 该改就得改。封锁国门,看起来好像能把人困死在大明, 也能不让别人进来, 实际上呢?就拿我们自己来说, 我们要是想对付别人, 就凭我们的实力, 咱们就不能把别国给灭了?

  强大时,谁也休想拦得住。

  所以,要是不想让人欺负,只能不断强大,封关自闭,既不让人出门,也不让人活来,那是什么上策?不,是下下之策。

  眼前看好像有用,毕竟把人锁住了,也不让人进来了。实际上是啥也不是。

  朱元璋当时把自己的想法一提,就被朱至一堆理由嫌弃起来,以至于到最后朱元璋都不由开始反省,他执意想封关锁国的原因好像挺拿不出手!

  最终,海禁之策没有推行,甚至朝堂上就更是半点风声都没有收到。

  等到泰定帝登基,终于慢慢腾出手的朱至开始将重心力都放到海贸上。甚至在泰定十八年后,朱至亲自出海。当然,儿子留给爹娘和亲哥带,汤显追寻黄河之源去了,这些年隔个一年半载的回来一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