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三 大凌河泮论春秋奸细(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已经不是大将之才了,更应该被称为帅才才是!

  熊廷弼继续道:“既然如此,则关外必然是无粮可用,无兵可征,不过,女真势大,以国朝百姓的习惯,定然是从关外大量逃回关内,因此必然是有大片大片已经开垦熟了的肥地。”

  “是故,标下将具体进行三项策略,第一曰军屯,第二曰高筑墙,第三曰整顿军纪。”

  “既然标下手中有十万大军,这些壮劳力自然不能闲着,既然朝廷困顿,不能将银饷粮食运往关外,只好自己动手。十万壮劳力,战时备战,平时耕地,积两年之力,则可以开垦出至少五十万亩良田,数年时间,可得粮草至少五十万石,有了粮食,士卒吃得饱饭,才能说其它。”

  “第二曰高筑墙,女真既然能占据大凌河以东以北的所有关外之地,其势力当然已经是极为的庞大,单单靠十万兵,除非是全都是咱们武毅军这等训练有序的精兵再加上精良的燧发枪、虎蹲炮等装备才能匹敌,但是显然不可能。所以标下要行此高筑墙之策,大凌河北岸低矮而南岸高峻,有险可依。若是在此南岸再建上数百里长的坚城边墙,墩台百余座,以狼烟烽火攻守相望,则可以阻拦敌人。”

  “第三曰整肃军纪,在此种情景下,军心民心定然沦丧,军心不振,若是再有贪官污吏上下其手,贪污军备军饷,则大事去矣。”

  “此乃实内固外之计,而第二条,则是以夷制夷。”

  “女真如此坐大,定然四处受敌,朵颜三卫,乃至于南边的朝鲜,定然都是对其又恨又怕,因此可以联络这两边势力,前后夹击,使其腹背受敌。”

  熊廷弼恭谨的拱拱手,笑道:“大人,便是这些,标下说完了!”

  连子宁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轻轻鼓起掌来,笑道:“廷弼啊,廷弼,本官这要好好的感谢白袍军啊!若不是他们,你又怎么会在本帅麾下效力!”

  他重重的拍了拍熊廷弼的肩膀,大笑道:“让你做一个千户所的千户,当真是委屈你了,可恨现在本官手下只有这么一点儿人。若是本官有十万兵,定然把这十万兵,都交给你统领!你可是大将之才啊!”

  熊廷弼只是谦虚:“标下不敢,大人过誉了。”

  连子宁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这又怎么会是过誉?

  说起来,熊廷弼和大凌河还是有着不解之缘的。

  熊廷弼一声三次镇守辽东,第一次是万历三十六年巡按辽东。面对辽东地广人稀,边防多事,特别是后金势力兴起,提出保卫辽东的方略——“实内固外”和“以夷攻夷”,并上疏备陈修边筑堡、以守为战的存辽大计,实行军屯,建粮仓十七所,三年之内屯积粮谷一百三十万石,在大凌河南岸修建七百余里的边墙以及城池七座、墩台一百余座,按劾将吏,军纪大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