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五 文臣风骨 首辅死谏(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慎却是跪在地上,脖子一听,头一昂,正德一看心中暗道坏了,这是要死谏了!

  果然,便听到杨慎语气决然道:“圣上,此事您已经拖了三十年了,请恕微臣今日冒犯,然则一些话,微臣今日一定要说!圣上子嗣如此繁盛,却是始终未曾定下太子之位,圣上年事已高,若是有什么不测,圣上可曾想过若是有万一,则身后之事如何?晋朝八王之乱,天下板荡,江山震碎,岂非前车之鉴?当今我大明北有鞑靼瓦剌,朵颜三卫,南有安南,西有哈密。其形势之恶劣。远迈当初之晋朝!若是我大明被夷狄奴役百年,沦为刍狗,则后人之评价,此乃誰之罪责?事故此事,绝对不可再拖,定然要在今日拿出一个章程来!”

  说罢,额头重重的磕在金砖上,怦然有声!

  瞬间安静了,杨慎的话语在东暖阁内回荡,东暖阁内安静之极。针落可闻,只能听到众人或者粗重,或者刻意压低了的呼吸声。

  四个大太监额头贴在地上,浑身上下都跟僵硬了一样。连动静儿都不敢发出一点儿来,生怕被皇帝迁怒!

  而站在杨慎身后的那些文官重臣,无论是何立场,心中都是油然升起一股莫大的敬佩之意。此等为国为民之铮臣铁骨,当真是我辈之典范!

  当下,内阁次辅谢廷式,吏部尚书,正德二十五年榜眼张鹗易,户部尚书万士亭,兵部左侍郎暂代尚书戴章浦。工部尚书潘季驯,都是齐刷刷的跪下,齐声道:“臣等,附议!请立国本!”

  看着跪在地上的一众大臣,看似温温婉婉坐在那里的刘贵妃却是眼睛一亮,其中划过一道名为惊喜的神色。

  这位刘贵妃,其实说起来,乃是在历史上,大大有名头的一位。

  刘贵妃,其本名叫做刘良女。或许说起刘良女来知道的不多,但是若是提起他另外一个被杜撰并非真实但是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名字,那知名度就高了许多——李凤姐。

  在连子宁那个时代,那个时空,此人可说是大放异彩。从江山美人到正德演义,从游龙戏凤到天下无双。再到龙凤店,但凡是有正德帝出场的所在,几乎就少不了李凤姐这个身影。

  当然,就像是上面对正德帝的形象扭曲一样,李凤姐也是够扭曲的。

  对于刘良女的来历,史书上莫衷一是,《明实录》上说刘良女是太原晋王府乐工杨腾的妻子,武宗游幸山西时,派人到太原索要女乐,得到了刘良女。武宗喜她色艺俱佳,就从榆林带回了豹房。将刘良女安置在西苑太液池腾沼殿中,号称夫人,俗呼为刘娘娘。

  而《稗说》中则言道:刘良女乃是大同代王府上有名的歌姬,武宗曾假扮低级军官出入于王府的教坊,因而得以认识刘氏。当时武宗在这样的风月场所中并不太引人注意,别人还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军官而已,但是刘氏慧眼识珠,认定他不是个平常人,就对他另眼相看。武宗记住了这个刘氏,后来派人将其接到北京。

  这俩,其实都不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