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三 正德呕血(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建文年间,其担任左军都督,跟随耿炳文抵抗燕王朱棣部队,在真定之战中被逮,燕王朱棣亲自解开其缚说:“这是上天把你授给我的!”于是送往北平,辅助世子居守。当时〖中〗央军进行围城,而城内的防御与调度均由顾成负责。朱棣即位为明成祖后,论功行赏,封其为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命镇守贵州。

  之后镇远侯一系列,便作为大明朝的世代勋戚,一直绵延至今。

  而顾仕隆,则是历代镇远侯中,除了先祖顾成之外,最为出色的一个。弘治年间顾仕隆便掌管神机营左哨,深得士兵尊重,正德初年,出任漕运总兵,屡次上书请体恤士兵。镇守淮安期间,以清白著称。初年正德帝南巡时,江彬为人蛮横,动辄欺辱大乘官吏,唯独顾仕隆不屈服,也因此顾仕隆与江彬结下仇怨。不过顾仕隆出身也好,为人也是极为的方正刚毅,在朝野之间深得好评。正德帝毕竟也不是傻子,到底还知道谁好谁坏,因此对顾仕隆也是信任有加,时常委以重任。

  正德二十一年。移镇湖广,统领湖广三十四卫,四十二千户所,后召还,论功加封太子太傅,掌中军都督府事。当时在江彬的指使下,锦衣卫千户王邦奇弹劾大学士杨廷和、兵部尚书彭泽。给事中杨言上疏请救,忤旨。后九司会审时,顾仕隆称“廷和功在社稷。邦奇小人,假边事惑圣听,伤国体。”

  正德深以为然,不顾江彬的面子,下旨将王邦奇杖毙,顾仕隆和江彬仇怨更深。

  顾仕隆执掌中军都督府垂三十年。先后加封太子太保,太子太师,乃是国朝现如今活着的仅有的极少的‘太子三公’之一。这等身份。这等地位,便是江彬也动他不得。

  到了正德五十二年,顾仕隆都是整八十了!

  不过这位老将军倒是宝刀不老,龙马精神,岁数儿虽然都这么大了,但是却还能开五石的强弓,一顿饭吃三斤羊肉,就在去年年底,他的第一百三十七房小妾更是给他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越活越精神,便是形容此等人了。

  正德当初遴选前去讨伐哈密王的统帅人选之时。心中也是颇为的难以取舍,大明朝勋戚武将中能打的不少,但是老的老,死的死,要么就是如徐鹏举这般,徒有虚名。却生生把自己大军给葬送掉。思来想去,却是觉得要选一个老成持重之员,统领大军西征,便想到了顾仕隆。皇帝本来还在顾虑顾仕隆怕是会推辞,却没想到这老将军老而弥坚的性子,一听之下,便是慨然应允。

  而当初正德在全国遴选三十万悍勇之士,组建新京军三大营,以顾仕隆总管三大营之武事,当时刘吉祥是以内臣身份在三大营之下三千营作为提督,曾经被顾仕隆训斥过几次。太监们心眼儿普遍都是比较小,这事儿就一直记挂在心里,这会儿看到顾仕隆要倒霉,当真是心中高兴异常。

  等皇帝看完,脸色已经是涨红的跟猪肝儿也似了。

  他不仅仅是愤怒。

  这封密信,乃是顾仕隆手写的,信中说的很详细。

  正德五十二年九月初十,他们到达了大明朝在嘉峪关外的最后一个据点——赤金蒙古卫,也就是现如今的玉*门*市。赤金蒙古卫乃是永乐年间设立的,永乐七年,蒙古赤金部投靠大明,永乐帝将其安置于此,也是作为大明朝在西北的统治力量之一。还别说,这蒙古人性格中,还真有憨直忠诚的一面,至少在赤金蒙古卫这一支上就体现的很好,自从赤金蒙古卫成立以来,从来就是对大明朝廷忠顺有加,更是从来没起过二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