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二 多事之冬(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理说也就这样吧大明和安南相安无事,你派使节进贡,我给你名分,大明朝得了面子,安南得了实惠,所以自宣德朝之后这么多年也就没什么大的战事。

  但是又偏偏有人兴风作浪,正德四十九年,安南阮氏王朝第十三代王阮光赞,自称大越皇帝。

  正德哪能忍得了这个,立刻派镇守云南的沐国公率领云南大军并广西十余个卫所共二十万大军南征安南,和百多年前一样,在大明朝的大军之下,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占领了安南全境。正大的跟永乐一样,都是沾点儿好大喜功,不想继续把安南当做藩国,而是准备将其改为布政使司,这开疆拓土之功,可不就落在了自己头上?

  所以朝廷建立了安南布政使司,设立流官管理,而为了安抚当地人,不少官员甚至包括布政使司的三把手右参议都是由安南人充当。

  一看朝廷秩序确立了,沐国公率领大军回云南,结果他前脚刚走,那些当地官员便打着复兴阮氏王朝的大旗,把明朝派去的官员杀了个干净,重新举旗自立。

  皇上大怒,连连下旨申斥,责备沐国公剿匪不力,令他戴罪立功,带领大军再次出征……

  战事已经进行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和上一次的势如破竹相比,这次就显得格外的艰难。

  明军讶然发现,往日物资匮乏,武器落后的安南军,装备也变得精良了,物资也充足了,甚至连打仗行军,都是变得有章法了。

  毫无疑问,安南布政使司这一次的重新叛乱,和现在中南半岛上三大国,高棉王国,吴哥王国,暹罗王国是分不开的,安南的叛乱,处处都透着他们的影子。

  大明朝这些邻居们可都不弱,单说此时的吴哥王朝一个,便有步兵三十万,骑兵五万,象兵五万,战象数千头。

  这是南方的战事,而临近冬季,草原上的寒冬降临了,草原上的冬天一来,大明朝北方的劫难就又到来了。

  每到冬天,草原上大批的牛羊冻死,物资短缺,为了生存,位于东蒙古草原的鞑靼和位于西蒙古草原的瓦剌,以及位于辽北大草原上泰宁卫和朵颜卫,便是纷纷派大军南侵打草谷,掠夺大明的子民、财物、女子、金帛、粮食等等,一切能够掠夺到的东西。

  唯一的例外就是福余卫,他们已经有很多牧民改行种田,再加上先是掠夺大明,之后掠夺女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再有连子宁暗中和他们的交易,倒是不虞无法度过严冬。

  西到肃州,东到宣府、大同,九边重镇,狼烟四起,战火频仍。

  而位于大明最西边,西去嘉峪关一千九百里,镇守大明边陲的哈密卫,也隐隐有了不稳的气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