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一 造枪造炮 献俘 出征(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连子宁瞧了一眼冈萨雷斯,笑道:“也少不了你的,你打造枪炮功劳也大,也赏你一峰两吧!”

  冈萨雷斯也赶紧道谢。

  赏赐完两人,连子宁也不由得感叹自己真就是个当过路财神的命,前一阵子还觉得自己挺有钱的的,正发愁怎么huā呢,现在一转眼,差不多又是囊中空空了。

  不过这些都是值得的,白银的大量消耗…换来的是武毅军各种装备尤其是重型火力上的极大提高,整个战斗力,又是飙升了一截儿!

  “走吧二位…一块去宴会吧!”连子宁站起身,笑着招呼道。

  出征的时日渐渐临近,出征的各部都已经整顿完毕,京卫中的八个卫,外加上地方上的九个卫,一共是十六万大军,便定在明日在皇城前大校场上阅兵,然后出征。

  但是明日出征的军队序列中并不包括连子宁的武毅军,正如之前戴章浦所承诺的,他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连子宁的武毅军划成了整个大军团的第二序列…专门负责押运粮草辎重。当然,押运辎重这等粗活儿累活儿,可不是大兵们要干的差事,自有随军的夫子。

  连子宁的武毅军和随军的两万夫子,将在三日之后出征。

  之所以这件事如此顺利的办下来,也是和押运粮草这个差事的特殊性分不开的…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战争中,先锋军和押运粮草,素来是最苦,也是任务最重大的两个差事。尤其是押运粮草的后卫队伍,不但被数量庞大的辎重和民夫拖累,而且很容易受到敌人的不过好处就是,可以距离大军押后两天,危险程度也随之减轻。

  ——分割线—ˉ———

  大明朝正德五十一年五月三十,承天门之外。

  承天门,实际上就是后世的**,在大明朝,这是紫禁城的正门,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成化年间,承天门毁于大火,今日的承天门是正德年间重建的。

  最下面是一丈高的汉白玉的须弥座,上面是六丈高的朱红色城台,都是用一百五十斤重的大红砖砌成的,底座通高七丈,长百丈,宽七十丈,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

  在上面,则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城楼大殿东西长二百米,南北宽八十米,高五层,六十。米阔大无伦。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万岁至尊的尊严。正面有36扇菱huā格式的门窗,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huā宝瓶图案。城楼内所用木材皆是采自山陕之地的大号楠木,六十根三抱粗细的红漆巨柱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绘有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地面铺的是苏州等地御窑里烧制的金砖,五尺见方,坚硬如铁石,表面璀璨如黄金。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螭吻、仙人、走兽,华美巍然。

  整个承天门城楼,是现下大明朝规制最为庞大,也是整个北京城最高大的建筑,城楼加上基座一共将近八十米的高度,使得在天气高的时候,怕是在正阳门外数十里,也能遥遥看到承天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