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六 三封信,苦逼的县太爷们(3 / 4)
第一封是小妹城瑜的,看到那清秀娟丽的自己,便是忍不住微微一笑,似乎看到小妹一本正经的坐着,手持一管细笔静静写字的样子。信中没说别的,只是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家常。家里的生意越来越好,越做越大,超市每天顾客盈门,摩肩接踵,日进斗金。前几日又收购了东城那边儿的一个大车店,走的是专门往辽东的路子,以后辽东那边的皮草、人参之类的东西,利润就更大了。家里一切都很好,只是许久不见哥哥了,很是想念,得知哥哥升官儿了,周围的邻居都来祝贺,家里很热闹。哥哥好好做官,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到时候想法子调回京城去,一家团聚。 “这小丫头。”一想到城瑜跟个小大人似地一本正经的说这些话,连子宁便有些想笑。
这些日子不见,确实是是极想念的,不过也没法子,这便是做官的难处,永远是身不由己。
看着戴清岚的信,连子宁心里仿佛都平静了,看着那字,似乎就看到了那个淡雅如菊的清岚。信中的内容,一如既往的识大体,叮嘱连子宁既然镇守山东,便莫要以家为念,好好做官才是道理,却也羞羞答答的说道,盼着早日调回京城,两人也好完婚,以后便能常伴左右。
戴章浦的信,不过是措辞淡然的勉励,这也是他的一向风格。除此之外,却也是问及了连子宁是不是要调回京城,若是可以,他可以代为运作。显然也是关心女儿的婚事。
连子宁细细的看完,写完了回信,然后便拿给康凌,让她拿到外宅去交给信使,立刻送至京城。
现在这边和京城之间,已经是建立起一条通畅的信路,为了保持通讯的便捷,两边时刻都有一些骑士候着,此地距京城六百余里,快马加鞭,一日夜可至。
随同信件一起而来的还有这两个月朝廷的邸报,就像是后世苦心钻营的官员每日看新闻读报一般,连子宁对邸报也是很看重的,上面记载了这些日子朝中发生的大事,细心观看便可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来。
一个下午的时间,康素姐妹批阅着各地送来的文书,连子宁便斜靠在一边看邸报,倒也是温馨宁静。
——————分割线——————
幽幽半个月时间已过,平静无波。
武毅军各部已经融入到了六县的社会各处,维持治安,侦查缉盗等等,事事都做,人们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存在。武毅军把原本各县三班衙役的活儿都给干了,而且做得更多,更好,无形中,便是掌握了六县之地的司法权。
早在几日之前,朝廷派遣的守土文官就已经到了各处,到任之后,理当来拜访一下他这位六县镇守,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却是一个都没来,显然是对他武官的身份很在意,不愿意给人落下一个谄媚的印象。连子宁也不在意,谁也不来招惹谁,正好。
只是,六县的父母官们到了,六县却是丝毫未改,地方上出什么问题,各地乡绅都是一封封的书信,由当地武毅军百户所的骑兵快马送出去,然后镇守府当天便能传出决定意见来,快马送回,依令而行。此等效率,比各县县衙高出去不知道多少倍。而地方上的治安问题,又是由当地的百户所一力承担,根本就没有县太爷什么事儿。
连子宁府中现在已经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幕府机关,足足有一百四五十号儿人,他派石大柱亲自去绍兴请来的六位绍兴师爷,构成了这个庞大幕府的核心。
所谓师爷,是对古代官府衙门中幕僚的俗称。幕府这个词儿,最早是华夏初创,后来才在东瀛发展壮大,古代将帅出征,治无场所,以幕为府,故称幕府。幕府,说白了便是武将处理文事的机构。
↑返回顶部↑
这些日子不见,确实是是极想念的,不过也没法子,这便是做官的难处,永远是身不由己。
看着戴清岚的信,连子宁心里仿佛都平静了,看着那字,似乎就看到了那个淡雅如菊的清岚。信中的内容,一如既往的识大体,叮嘱连子宁既然镇守山东,便莫要以家为念,好好做官才是道理,却也羞羞答答的说道,盼着早日调回京城,两人也好完婚,以后便能常伴左右。
戴章浦的信,不过是措辞淡然的勉励,这也是他的一向风格。除此之外,却也是问及了连子宁是不是要调回京城,若是可以,他可以代为运作。显然也是关心女儿的婚事。
连子宁细细的看完,写完了回信,然后便拿给康凌,让她拿到外宅去交给信使,立刻送至京城。
现在这边和京城之间,已经是建立起一条通畅的信路,为了保持通讯的便捷,两边时刻都有一些骑士候着,此地距京城六百余里,快马加鞭,一日夜可至。
随同信件一起而来的还有这两个月朝廷的邸报,就像是后世苦心钻营的官员每日看新闻读报一般,连子宁对邸报也是很看重的,上面记载了这些日子朝中发生的大事,细心观看便可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来。
一个下午的时间,康素姐妹批阅着各地送来的文书,连子宁便斜靠在一边看邸报,倒也是温馨宁静。
——————分割线——————
幽幽半个月时间已过,平静无波。
武毅军各部已经融入到了六县的社会各处,维持治安,侦查缉盗等等,事事都做,人们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存在。武毅军把原本各县三班衙役的活儿都给干了,而且做得更多,更好,无形中,便是掌握了六县之地的司法权。
早在几日之前,朝廷派遣的守土文官就已经到了各处,到任之后,理当来拜访一下他这位六县镇守,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却是一个都没来,显然是对他武官的身份很在意,不愿意给人落下一个谄媚的印象。连子宁也不在意,谁也不来招惹谁,正好。
只是,六县的父母官们到了,六县却是丝毫未改,地方上出什么问题,各地乡绅都是一封封的书信,由当地武毅军百户所的骑兵快马送出去,然后镇守府当天便能传出决定意见来,快马送回,依令而行。此等效率,比各县县衙高出去不知道多少倍。而地方上的治安问题,又是由当地的百户所一力承担,根本就没有县太爷什么事儿。
连子宁府中现在已经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幕府机关,足足有一百四五十号儿人,他派石大柱亲自去绍兴请来的六位绍兴师爷,构成了这个庞大幕府的核心。
所谓师爷,是对古代官府衙门中幕僚的俗称。幕府这个词儿,最早是华夏初创,后来才在东瀛发展壮大,古代将帅出征,治无场所,以幕为府,故称幕府。幕府,说白了便是武将处理文事的机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