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6章 浩然正气论德圣(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司马怜道:"若那样做的话,就是乱臣贼子了,谈何忠呢?廉将军对国家忠,怎么可能造反呢,这不可能的,所以,他无可奈何,为了自保,也为了日后再报效国家,这才选择奔魏,因为魏国紧挨着赵国,只要赵国有事,国君再记起他来,就可派人来请他,他就可挂帅再次抗秦为国出力报效,这乃是给自己留个退身步,目地还是为了报效国家,事实证明,廉将军这么做并没有错,当赵国危难之时,赵王派使者来请老将军率军抗秦,廉将军为证明自己还没老,还能打仗,当着使者的面吃了三斗米,然后上马抡刀,劈杀一番,以此证明自己并未老,还能征战,为国报效,若不是奸臣当道,廉将军必然还可以报效国家,赵国也不至于这么快灭亡,但可惜,奸臣自私,怕廉将军回去,故而说,廉将军虽然身体康健,但却一会的功夫上了好几次茅房,赵君一听,以为廉将军老二无用了,于是就没起用廉将军,而后,赵国很快的灭亡了,所以说,廉将军奔魏不是叛赵,若他叛国的话,他又何必奔魏国避难,他直接率兵杀进赵国,取而代之岂不快哉,何必大费周章?所以,他目地还是要报效国家,这就是廉将军之德啊!"

  张月鹿苦笑道:"原来如此,现在我明白了,看来,若论德,我简直缺德,只想着铲除奸臣,自自己做皇帝,跟老将军比起来,可谓是惭愧啊。"

  司马怜道:"所以说,若论德,我们汉人数千年,所有的汉人中,论德都无法超过廉颇,当然尊人家是德圣,并不为过了。"

  陶晓苒悠悠叹息道:"唉……世人若都有廉颇之德,那这世上还会有坏人吗?这世上做官的,当政的,若都有廉颇之德,还会有贪官污吏吗?只可惜,世人都推崇文治武功,却不推崇道德,故而,世人也就多数缺德,这才造成了这个结果。"

  司马怜笑道:"世人又岂能推崇德呢?就算推崇德,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别的不说,只是简单来说一点,这知错能改,能身居大将军之职,知错能改,负荆请罪,世人谁又能做到?"

  的确,按照廉颇的地位,大将军、相国,等于现在国家的大元帅,手握重兵,别说当时的封建时代,这种身份的人错了,能做到负荆请罪不容易,就算是现在,这么大的官做错了,错就错了,又有几个承认做错的,有几个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世人之德,无有人能超越廉颇,当以廉颇为德圣,学习廉颇之德,这比推崇文武圣人,求神拜佛要好的多了。

  所以,人生在世,最主要的就是有德,断然不能缺德!

  否则,缺了德,就算再怎么有本事,也不能为民造福,反而更加祸害百姓,有本事的缺德人,若是做官,就是贪污腐败的狗官,若是做老师,就是败坏师德的败类,若是做皇帝,就是昏庸无道的昏君,害的人就更多了。

  总之,德才是最重要的,而文武则要靠后站,一个人若无德,缺了德,那就无可救药了。

  这也就是竹林七贤这般敬慕德圣廉颇的缘故,闻听廉晟廉浩然是德圣廉颇之后,故而,当真是发自于内心的尊敬,当然,敬仰的不是廉晟,而是他的祖先。

  陶闲笑道:"德圣的故事讲完了,大家知道廉将军的为人了吧,这就是我陶闲什么人都骂,甚至什么人我都看不起,都敢于嘲笑,唯独对于廉颇将军,我陶闲敬仰万分,从不敢有半点不敬,我陶闲什么人都不服,唯独对廉颇将军之德,我陶闲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也就是对于廉老哥哥,我为何从来不敢过分开玩笑,因为我尊敬他,不单单他是名人之后,而且,他也是一位有道德的英雄!你们可知道德门是什么吗?"

  司马怜摇摇头,道:"德门?这是那个门派啊?"

  陶闲道:"这非是什么门派,而是一个非常秘密的千门。"

  司马怜道:"千门?什么叫千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