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4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如说她高中的日记本。

  小物件,离婚的时候她没想起来带走,封皮上还写着火星文,里头却不是小情小爱,无病呻/吟的句子,而是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分析,那时候她就很有志气。

  可她从不在发生国际大事的时候抒发胸臆,哪怕当时钓鱼岛事件激起民愤,她也只是拿起铅笔在地图上,沿着雄鸡的轮廓把钓鱼岛圈了进去。

  比如说他在军校时写的文章,现在又有不一样的看法。

  彼时他才华横溢,写的是针砭时弊的独到见解,洞穿世事后再添点睛之笔,总结的却是看起来无甚关联的历史规律,是真知灼见。

  他们本来就是很登对的两个人。

  当初热恋的时候,两人隔着万水千山,一年难见一面,见不着,心里惦记着对方,打个电话都觉得甜。

  见了面,更胜新婚,亲呀抱呀,光是那个热乎劲儿都是掺了糖的。

  一个黑了瘦了,一个白了胖了,可对方化成灰都能认出那副眉眼,面面相觑,眉开眼笑地看着对方,亲昵地叫对方的名字。

  谈恋爱谈恋爱,谈的是恋爱,跟在一起能做什么没关系。

  说到底也没什么可干的,看场电影,逛逛街,下馆子吃顿饭,期间细心观察,摸索对方的口味,讨论讨论共同话题,从谈吐中剖析对方的性格。

  两个人都是聪明人,几次接触就把对方的底摸透了。

  学什么专业,有什么兴趣爱好,参加了什么社团,有什么一技之长,唯独没提起过姜郁的父母。

  她父母二人皆是英年早逝,时光永远停在了不到四十的时候。

  白发人送黑发人,接着几位老人相继过世,他们结婚前就剩姜郁的爷爷还在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