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高的教堂塔尖(4 / 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全国的地方政府和公司企业都可以承包修建铁路,但是一定要按照规划地段和政府制定的标准来修建,这样可以保证铁路修建完成之后,全国通车的顺畅。

  标准是国际的通用标准,两轨道的宽度是1435毫米,这样的宽度也是和欧洲一样的,这样可以更好的和欧洲进行链接。产权方面可以有多重的样式,帝国政府只会在战时征用,和平年代时期,政府只会保持对铁路的有限管控。

  所以现在华夏帝国到都在掀起修建铁路的热潮!

  在乌兰乌德城,靠近市中心广场的附近,一座东正教教堂落成了,很多斯拉夫人都在庆祝这个欢乐的时刻,教堂的规模不算是很大,同时可以容下三百人祷告。

  今天来现场参加庆典的有加布里.米罗诺夫,奇拉西莫夫等,他们原来都是沙俄在远东的重臣,但是现在华夏帝国的企业家,他们的建筑公司承担了铁路建设工作中国很重的一部分。

  伐木工人和铺设工人,斯拉夫人没有感到有什么不一样的,他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要好上很多,以前每天都是再吃土豆,现在终于可以换换口味了!

  这时在不远处了清真寺响起了炮竹的声音,原来在乌兰乌德广场的中心位置,还有很多其他的宗教的教堂,清真寺,道观,佛教寺院。基督教教堂,甚至还有犹太教教堂。

  每一座教堂的塔尖都是高高的,在每个教派的心目中,他们的神都是“最高的!”。

  万族齐聚!百家争鸣!

  。。。。。。

  1893年5月1日,今天是华夏帝国规定的劳动节,全国的工人放假一天,这是华夏帝国的第二个劳动节,以前政府出台了这项规定,但是没有人去执行。

  很重要的是工人们不愿意放假,因为这时的工资制度大部分都是计件工资或者按时间计算工资。放假一天就等于工人少赚了一天钱,这时的工人收入是农民的两倍,一家老小的生活都在一个工人的身上,生活压力很大,所以工人们自己都不愿意休息。

  更为重要的是就业岗位少,要是能够在工厂中找到一份工作,那就等于有机会步入中产阶级了,因为当时工厂的工资是很高的。

  但是随着华夏帝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全国的工业化进程出现了加速的现象,发行龙圆以后,沉睡的资产产权化之后,这为帝国的经济注入了很多流动性资金。

  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水性杨花的东西了,他一定是向着收益最高的地方流动,帝国的政府完全信仰经济自由政策,就连皇上都是开公司赚钱,低税率也是帝国政府的秘密武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