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二章:禅位,传承,永远……(大结局(4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在这一年内,太子也提拔了一些自己人,虽然这些人现在还不够资格登上高位,但那不是早晚的事吗?

  皇帝并没有制止,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事情是皇帝允许的。

  而这最大的结果是什么?还是那句话,无缝对接。

  有太子罩着,有皇帝的默许,他们可以提前进入一些重要部门,接触到重要的职位,去适应,去习惯,他们有时间,也有资本,他们没有什么好怕的,他们所缺的,只是资历,只是等太子登基,然后等他们在官场混了一二十年,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内阁了。

  另一方面,太子也在朝中收割着自己的人脉,一些有能力的,又有人品的,都是李承光拉拢的对象。

  面对太子如此明目张胆的拉帮结派,皇帝同样没有任何的表示,难道皇帝已经被架空了吗?

  显然不是,至少内阁大臣们很清楚李元吉的计划,所以架空是不存在的,他们甚至经常跑去跟李元吉汇报太子的所作所为,以及官员中的议论。

  只要皇帝开口说上一句话,这些内阁大臣们绝对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皇帝,太子?没登基之前,你又是谁?

  现在有皇帝罩着,所以大臣们听你的,可皇帝若是不罩你了,你又算哪根葱?

  好在这种事情并没有真的发生,李元吉没有为难大臣,李承光同样也能理解这些大臣,也并未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因为对于李承光来说,父皇对于内阁大臣们的这一番安排,同样也是他需要学习的地方,因为将来的某一天,他也会用到同样的方法。

  这并非大臣们的不忠,而是为了选择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必须要走的流程,这是对整个大唐负责,是对整个民族的负责。

  神元十九年的税收终究还是没有突破千万贯,但是在接下来的神元二十年,朝廷总税收却是一脚踹破了千万贯的大门,这与李承光的励精图治离不开关系,同样也与李元吉的全面布局离不开关系。

  为此,李元吉整整布局了二十年的时间,准备了整整二十年,才有了现在结花开果的这一刻。

  现在的唐人,是幸福的,但他们所享受的幸福,却是父辈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滴一滴汗水走出来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