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来乍到(6 / 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板熟络地招呼道:“华仔,今天又揾足钱了?咦,还带了friends来,吃点咩?”高建国已经渐渐习惯了香港人这种广东白话夹杂英文的表达方式。

  华仔笑得开朗,抬手大声道:“三份叉烧饭,再来三碗鱼蛋粉!”高建国和阿雄坐在卡座里,左顾右盼。这店家并不大,但生意还不错,才刚过11点而已,已经坐了七八成客人。很快,老板吆喝着“叉烧饭!鱼蛋粉”,端着大盘子出来。华仔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开吃,一边还不忘招呼高建国和阿雄趁热吃!高建国和阿雄都很久没有吃过饱饭,又忙了一上午,香喷喷的饭摆在面前,自然是狼吞虎咽。

  闲聊之下,才知道华仔祖籍是广东潮州,也算半个大陆人,更巧的是他也是龙鼓村出来了。离开龙鼓村好几月了,高建国一直没有回去过,不由得问起了上次“港灯”要在海琴湾建电厂的事情。华仔说他也不太了解情况,不过听说“港灯”大老板史密斯因为资金不足,可能会把那块地的开发权转手。不过这就不是华仔关心的了,他觉得龙鼓村太落后了,不如出来捞偏门。

  这天,华仔跟高建国二人聊了很多生意经,令高建国大开眼界,接连几天,他都在暗自谋划自己该做点什么。他终于想到了,要卖就卖香港没有的……北京饺子,对了,就卖北京饺子!摆摊需要本钱,计算了一下,再在码头干两个月,省吃俭用,摆下两张桌子没有问题。

  为了还债,阿雄第一个入了伙。高建国又回去劝说母亲,但曾经身为公务人员的岳芳英对经商有着天然的排斥。好不容易磨平这道坎儿之后,母亲又担心饺子在香港没人吃。高建国讲出了三条理由:其一,岳芳英的饺子在帽儿胡同是远近闻名的;其二,香港人跟大陆人一样,也是吃五谷杂粮的普通人,不会拒绝真正的美食;其三,去海琴湾开饺子馆,母亲也可以从叔叔家搬出来,不用再受婶婶的恶气。这才让岳芳英点头同意。

  人手够了,下一步就是找地方。在龙鼓村看了好几个地方,不是条件太差就是租金太贵,幸好遇上华仔帮忙,房租立刻降下四成。虽然只是一件小木屋,但在三人的一番打扫下,也有了点饭馆的模样。巧遇过来帮忙的阿芳,才得知她竟是华仔的亲妹妹。华仔大喜之下,拉着高建国喝酒,再次提出让他当“马仔”,高建国又一次拒绝了。华仔有些失望,但也没有说什么。气氛有些僵,高建国敬了华仔一杯酒之后,告别离开。

  回到小木屋,阿芳就在大赞岳芳英的饺子好吃,还说以后龙鼓村的人会因为吃不到这么好吃的饺子而打架。岳芳英听了自是笑得合不拢嘴。

  阿芳端着饺子碗,眼睛却直直地盯着高建国看,看得高建国有些尴尬。岳芳英却看出了阿芳的心思,只是笑,没说话。

  吃完饺子,岳芳英让高建国送阿芳回去,阿芳说自己吃撑了,想先去沙滩走走,高建国只得陪她去散步。

  月光下,沙滩被染成了银白色。阿芳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沙子慢慢淹没自己的脚。高建国走在阿芳身边,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注视海天一线的地方。

  阿芳忽然抬头看着高建国,甜笑着说:“建国哥,香港海洋公园这个月开放了,听我哥说里面好玩极了,有各种海陆动物,还有大型表演。建国哥,我们一起去玩好不好?”

  “好啊,叫阿强、阿雄他们一起去,人多热闹。”

  阿芳嘟起嘴,撒娇一般地说:“哪有这么多其他人,建国哥,我,我只想跟你一起去。”

  高建国有些茫然地望向阿芳,阿芳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四目相对,高建国正在想说点什么,阿芳猛的踮起脚尖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然后捂着脸跑掉了。高建国猝不及防,傻傻地站在原地。望着阿芳是朝家里跑去,高建国并没有追上去。涛声不断,让他更添惆怅,不禁又从兜里掏出自己的素描本,随手翻开一页,安慧正歪着头笑得如花儿一般。

  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