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赐良缘(二)(4 / 5)
“格非啊~~安安的事儿我们也是听说了,虽然儿女婚事皆是父母之命,但那丫头终归是xing子倔,若丫头自己看不中,我们这些长辈也勿要做那恶人~~”李格业作为兄长,有些提醒还是要的,门口那动静如今可说是满城风雨了,他这在府衙做推官的兄长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李格非眼皮微沉下来,耳边尽是家仆上菜迎礼的声音,他沉默了半晌后才点点头。而李格业妻子殷氏就更是热枕于这侄女的婚事了,她将张罗忙活的王素卿拉到旁边阁子里,掩着收起来的帘子后头。
“素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旁边奉茶端具的女婢见了都是回避开。
王素卿也是知道在这节骨眼上定亲有欠妥当,但如今也只能说,“安安在众人前这么说下话了,我们李家若是出尔反尔,岂不让士林笑话。”
她虽是本着家族颜面的出发点来说,但这根本就骗不过她姐妹多年的殷氏,所以殷氏的脸sè就很严肃,“可是怕安安与那一品斋的苏姓子弟有了瓜葛?”
王氏看了眼厅堂里正被招待的赵家,一时沉默,这就更让殷氏生气恼了,“那你认为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她待这侄女犹如己出,以前就专门讨论过安安将来选夫之事,可没想到如今王氏会如此草率的决定了。
王氏继续沉默之间,这另一头的李清照房里亦是火药味颇大,平时族中的几个姐妹都是来了说话,你一句我一句,她们并不是为苏进说话,只是觉得李清照这么草率的定了终身实在糊涂,若她是高门大族的子女也就罢了,为了家族做出政治婚姻也可以理解,但以李家的门第来说根本勿需做出这等牺牲。
她堂姐李素是责备的最为厉害的,“安安,你是我们姐妹中最有才学的,照理说应该比我们要聪明,怎得如今却做出这等糊涂事儿?”
旁边又有劝慰,“安安你再好好想想,今ri这亲要是一定,那可就没悔了,姐姐无才,没得挑选夫君,但你不同,王孙贵族、高门子弟里哪个不愿意,都是你一个点头的事,你又何苦因为赌气而嫁给那赵家的郎君,我们不是在这儿说那赵郎君的不是,只不过每个人的路子不同,他要是娶了你,这辈子就更难出头了……”
李清照的闺房也足可比拟外头人声鼎沸的大厅,花红的流苏随处挂着,被帘风吹得扭捏,花阁罩里进出的丫鬟们将闺房里的灰尘清扫干净,就连盆栽里的泥土也是换了新的,忙忙碌碌的她们是这些女娘子们谈话的背景,不过像胭脂花细这两贴身丫鬟还是有些发言权的。
“小娘子,门口好热闹,要不出去看看。”
李素几个族中姐妹听闻此话,均是不约而同的停下了嘴上的话头,刚才说的这么厉害,倒是忘了如今正摆在眼前的问题。
“如果能让姨娘收回心意,也算那苏仲耕的本事。”李素嘴里嚼着这话。上回元宵苏进舍身救下李霁的事儿她是记得的,且不论才学家世,就这人品而言就不会让她生厌,眼下虽然有几分“借刀胁人”的意思,但不可否认,对于苏进还是极有好感的。
其它那些姐妹心中也多有此种念头,敢爱敢恨的人物在哪个时代里都是让女子艳羡的,再说《石头记》的出世本就让京中女子对于苏进观感大好,若不是苏进没了仕途,她们还真想成全了李清照的心思。
至于此时被围在中间的少女,却没有什么焦急的神sè,她抬起头看这些族中姐妹们,而后又低下头来抿嘴笑,她拿正着笔,润了润墨,将纸上的这阙《点绛唇》完善了。
↑返回顶部↑
李格非眼皮微沉下来,耳边尽是家仆上菜迎礼的声音,他沉默了半晌后才点点头。而李格业妻子殷氏就更是热枕于这侄女的婚事了,她将张罗忙活的王素卿拉到旁边阁子里,掩着收起来的帘子后头。
“素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旁边奉茶端具的女婢见了都是回避开。
王素卿也是知道在这节骨眼上定亲有欠妥当,但如今也只能说,“安安在众人前这么说下话了,我们李家若是出尔反尔,岂不让士林笑话。”
她虽是本着家族颜面的出发点来说,但这根本就骗不过她姐妹多年的殷氏,所以殷氏的脸sè就很严肃,“可是怕安安与那一品斋的苏姓子弟有了瓜葛?”
王氏看了眼厅堂里正被招待的赵家,一时沉默,这就更让殷氏生气恼了,“那你认为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她待这侄女犹如己出,以前就专门讨论过安安将来选夫之事,可没想到如今王氏会如此草率的决定了。
王氏继续沉默之间,这另一头的李清照房里亦是火药味颇大,平时族中的几个姐妹都是来了说话,你一句我一句,她们并不是为苏进说话,只是觉得李清照这么草率的定了终身实在糊涂,若她是高门大族的子女也就罢了,为了家族做出政治婚姻也可以理解,但以李家的门第来说根本勿需做出这等牺牲。
她堂姐李素是责备的最为厉害的,“安安,你是我们姐妹中最有才学的,照理说应该比我们要聪明,怎得如今却做出这等糊涂事儿?”
旁边又有劝慰,“安安你再好好想想,今ri这亲要是一定,那可就没悔了,姐姐无才,没得挑选夫君,但你不同,王孙贵族、高门子弟里哪个不愿意,都是你一个点头的事,你又何苦因为赌气而嫁给那赵家的郎君,我们不是在这儿说那赵郎君的不是,只不过每个人的路子不同,他要是娶了你,这辈子就更难出头了……”
李清照的闺房也足可比拟外头人声鼎沸的大厅,花红的流苏随处挂着,被帘风吹得扭捏,花阁罩里进出的丫鬟们将闺房里的灰尘清扫干净,就连盆栽里的泥土也是换了新的,忙忙碌碌的她们是这些女娘子们谈话的背景,不过像胭脂花细这两贴身丫鬟还是有些发言权的。
“小娘子,门口好热闹,要不出去看看。”
李素几个族中姐妹听闻此话,均是不约而同的停下了嘴上的话头,刚才说的这么厉害,倒是忘了如今正摆在眼前的问题。
“如果能让姨娘收回心意,也算那苏仲耕的本事。”李素嘴里嚼着这话。上回元宵苏进舍身救下李霁的事儿她是记得的,且不论才学家世,就这人品而言就不会让她生厌,眼下虽然有几分“借刀胁人”的意思,但不可否认,对于苏进还是极有好感的。
其它那些姐妹心中也多有此种念头,敢爱敢恨的人物在哪个时代里都是让女子艳羡的,再说《石头记》的出世本就让京中女子对于苏进观感大好,若不是苏进没了仕途,她们还真想成全了李清照的心思。
至于此时被围在中间的少女,却没有什么焦急的神sè,她抬起头看这些族中姐妹们,而后又低下头来抿嘴笑,她拿正着笔,润了润墨,将纸上的这阙《点绛唇》完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