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大结局(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多投了大钱的民间资本,眼看着铁路修成了,但回本收过路费收租金却遥遥无期,不由怨声载道。

  朝廷当初还提出了“修铁路者可以得到铁路沿线一定宽度的土地,用于工商业开发”,但这些土地一开始的价值也显然存疑。

  最后,修铁路过程中积累了太多的分配不均、经手人贪墨、规划存在泡沫难以回本,尤其是西北东北的铁路当时经济价值不大主要是国防价值,等于是拿富商的钱在为国防填坑了……三十多年积攒的怨气,让民间爆发资本改良的呼声越来越高。

  朱和坦虽然让国富民强了,但分配不公的问题,依然冲击着大明。

  到后来他自己都觉得形势有些危急时,终于又想起了祖父当年临终时、交代他的另一句遗言。

  “如果将来大修铁路,肯定是要激起各方反对的,有守旧者,有恨油水者,有恨投资泡沫者,朝廷一切都靠执政者规划,出了大问题仇恨最终都会落到皇帝身上。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可以想想英吉利国虚君实相,以相平息民愤的经验,我大明已有天下三四百年,只要皇帝谦退,不至于被人反对到那一步。”

  朱和坦思之再三,决定按照祖父的遗嘱慢慢布局。

  他自己是不怕的,毕竟也是六十年之天子,积威甚重,无人敢质疑。

  但也因为他活得太久,他几个大儿子也没他长寿,必须找最小的幼子继位了,估计继位时至少也是四十好几了。他怕自己的小儿子将来镇不住。

  于是乎,在朱和坦八十岁那年,正式退位当太上皇前,他下令彻查了几十年来的铁路各桉,

  最终发现好几任户部尚书、内务府总管,都是涉桉数千万两甚至更多,都是吃的铁路、运河建设款项和经营款项。

  这些被抓出来的家伙,当然遭到了清算,也吸走了不少仇恨。

  而朱和坦痛定思痛,终于决定以后的大明新君,只掌握军权和外交权力,负责保卫国家和对外代表国家。

  而内阁负责其他民政内政、工商建设财税,立宪明确,皇帝以后就不管这些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