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留学生牛顿眼中的大明(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x.,国姓窃明!

  <divid=devicestyle=bad-lor:#c0d16d66;font-size:16px;border-radi:10px;paddg:010px;lor:#957575;text-de:u-faily:fangsong;></div>

  毫无疑问,艾萨克牛顿在钱塘县官巷口看到的行刑场景,

  正是小康四年秋、大明朝廷正式开始收网、对此前阳奉阴违抗拒变法、实则从朝廷的惠农信贷中套取骗贷的歹徒,进行最终总清算的场景。

  朱树人通过姚启圣和张世鹏这两个白手套,姚启圣唱白脸,张世鹏唱红脸,放水养鱼引蛇出洞,最后一网打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

  而且朱树人自问,他毕竟是21世纪回来的文明人,所以他的放水养鱼,也并不存在“不教而诛”的问题,因为他的尺度都是拿捏得很好的——

  哪怕按照21世纪的法律,金融机构在发现自己被骗贷侵权之后,好歹还有两年的“诉讼时效”呢。

  如果放水养鱼超过两年,那可以说是钓鱼执法,不教而诛。

  而大明从小康二年开始放惠农兼并土地的贷款,到小康四年秋收网,如果从“知道或可能知道被侵害事实”算起,绝对是不满两年的。

  这按照21世纪的诉讼法时效都毫无问题,挪到17世纪就更是绝对的仁政了,比孔子诛少正卯还仁。

  随着朝廷的收网,那些首恶分子在被抓到足够证据后,立刻从严从重处置。其他骗贷还不出的普通刁民,则处以流放。

  这一切实施后,还需要朝廷的宣传部门加紧着力宣传,把声势闹大,从而起到了一个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后来者引以为戒,知道朝廷的取证能力和执行力度。

  ……

  牛顿和那船长也还算有钱人,不想直接挤在街头看热闹,

  莫顿船长就掏了一个银币,请牛顿到街角的茶楼上,点了一些茶点,居高临下边看边打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