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治世难(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十四章 治世难

  村长家门外,熙熙攘攘站了二三十人,仅凭外表还以为他们四十几岁到六十好几之间,说不定把个别五十多岁的人看成七老八十。

  其实他们的平均年纪不超过四十,这是生活水平低下造成的。

  我和这些乡亲们走出去,像老土、土鳖、没素质、山沟来的……许多带着歧视性形容词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在我上大学时早就领教过这些,记得那时,我要去哪儿大多走路,有次着急才坐公交,只因为我习惯穿土掉渣的衣服,到站下车离开座位,有个看着很拽的大妈硬是用纸巾把座位擦出了火花,她才坐下去。

  就连我习惯走路,节约一块钱,也遭受过同学的白眼。

  类似的小细节很多,四家镇的人不都是我,他们扛不住无形的歧视。许多壮志凌云的年轻人出去后,一大半像狗一样活在大都市;一小半回山当土鳖;还有少数的选择了歪门,只为了表面光鲜,不再受另类的目光看待。

  故土难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呆在山里不会受歧视。老子呆在山里多逍遥,凭什么接触外面的社会?给老子再多红彤彤的钞票,老子也不要,老子不出去受那份白眼。

  这也是大部份四家镇乡亲的心声。

  我经历过,看过很多,有着切肤之疼。

  四家镇的将来不能再这样,想不受白眼得靠四家镇自己,自强不息才能换来尊重。新建新的自治镇志在必行,让新镇成为一个缓冲点,无形中改变乡亲们的生活习惯。

  “嗯?都围在这做什么?”

  我杵着夜萧,由远而进的走到台阶前,横着眉毛,拿着夜萧霸道的扒开挡着大门的人群,踏进了院子。

  外村的七八个代表与陈庄几位能说话的坐在院子里聊闲话,一群人集体起身,老村长脸色很不好看的训斥:“三夜,怎么说话的?”

  “陈先生,我们是来讲道理的。”

  外村一位老者涨的脸红脖子粗,双手发抖的压抑着怒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