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4)
那能不能直接带军杀入营中呢?古代设营时都挖有壕沟,置有荆棘,还有弓箭手,没有两倍以上的兵力,压根不要想强杀入军营,而且哪怕杀进去,也损失惨重,晋王想赢,但绝对不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第78章 张承业和张沂
河中丢了, 不仅朱友贞震怒, 天下也为之震动,河中在黄河以东,正好和晋王的地盘接壤,晋王得了河中,就意味着整个黄河以北都是晋王的了,再加上梁军对晋屡次用兵不利, 彼消此长, 一时间晋王名声更胜了!
而随着晋王名声愈隆, 拥立晋王为帝, 得拥立之功的念头也在晋军军营中悄无声息的滋长。
首先出手的,居然是刚刚归附的河中节度使、翼王朱友谦。
这位从一个小兵,靠着给朱温当养子一路爬上节度使、王爷之位, 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拍马屁的功夫一流, 再加上他刚刚归附,想着怎么也得弄点功绩等以后晋王登基想着他, 所以对这事,最是积极。
朱友谦立刻找人热情洋溢的写了一封推举李存勖为帝的奏章,派人送到魏州。
李存勖因为戴思远一直不肯出战, 在河边粮草消耗太大, 已经撤兵回了魏州。(魏州是魏博的府城)
李存勖接到朱友谦的信, 不置可否,并没有吭声。
见外来的和尚如此会念经了,晋军本土将军也兴奋起来, 很快,魏州刺史来报,魏州一位和尚,献上一块玉玺。
这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子孙宝之”!
这玉玺虽然不是传国玉玺,可却是昔日唐太宗所刻,如今出世,岂不是祥瑞,说明大唐国运最终归晋!
霎那间,整个魏州都轰动了。
所有人都在议论,魏州是不是又要出位天子了?
而军中将领,也开始学着朱友谦一样,纷纷上表,想要拥立李存勖为帝。
↑返回顶部↑
第78章 张承业和张沂
河中丢了, 不仅朱友贞震怒, 天下也为之震动,河中在黄河以东,正好和晋王的地盘接壤,晋王得了河中,就意味着整个黄河以北都是晋王的了,再加上梁军对晋屡次用兵不利, 彼消此长, 一时间晋王名声更胜了!
而随着晋王名声愈隆, 拥立晋王为帝, 得拥立之功的念头也在晋军军营中悄无声息的滋长。
首先出手的,居然是刚刚归附的河中节度使、翼王朱友谦。
这位从一个小兵,靠着给朱温当养子一路爬上节度使、王爷之位, 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拍马屁的功夫一流, 再加上他刚刚归附,想着怎么也得弄点功绩等以后晋王登基想着他, 所以对这事,最是积极。
朱友谦立刻找人热情洋溢的写了一封推举李存勖为帝的奏章,派人送到魏州。
李存勖因为戴思远一直不肯出战, 在河边粮草消耗太大, 已经撤兵回了魏州。(魏州是魏博的府城)
李存勖接到朱友谦的信, 不置可否,并没有吭声。
见外来的和尚如此会念经了,晋军本土将军也兴奋起来, 很快,魏州刺史来报,魏州一位和尚,献上一块玉玺。
这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子孙宝之”!
这玉玺虽然不是传国玉玺,可却是昔日唐太宗所刻,如今出世,岂不是祥瑞,说明大唐国运最终归晋!
霎那间,整个魏州都轰动了。
所有人都在议论,魏州是不是又要出位天子了?
而军中将领,也开始学着朱友谦一样,纷纷上表,想要拥立李存勖为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