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此生离索,错错错(弘历篇(2 / 3)
养心殿内,将手里的景泰蓝小罐子放在颙琰的手里。
“皇阿玛,这罐子里头怎么还有草棍?”
“这是你曾皇玛法康熙爷留下的祖训,你皇玛法将这小蓝罐子传给了朕,如今,朕将它传给你。”
“你曾皇玛法康熙爷曾立下一则祖训,凡宫中一切物件,寸草不可丢。”
“为了落实这一祖训,他还将三十六根一寸长的草棍,放在一这个景泰蓝的小罐子里,将其一直保存在宫中,并安排人每天检查一次,要求一根不许丢,分毫不许少,美其名曰寸草为标。”
三十六,是大清的三十六个区域。
年迈的弘历牵着未来皇帝的手,重复着皇玛法和皇阿玛曾经手把手教过他的事情。
他这一生好大喜功,皇玛法驾崩的时候,留下六百万两银子给皇阿玛,而他的皇阿玛,则留下了六千万两银子给他。
而他..到头来却只留下一个和珅给他的继任者。何其可悲。
忽然觉得皇阿玛这一辈子过的太难了,上有坑儿子的爹,下有坑爹的儿子。
他当了六十年的皇帝,每一日都不曾懈怠,但不懒政就是明君?
他自认为从不懒政,结果到了他儿子手里,国库就剩下一个和珅。
额娘和皇阿玛走了,他的兄弟姊妹也相继离世。
他已经老了,六次下江南,都是为了祭奠皇阿玛与额娘,他很想再去江南为额娘和皇阿玛扫墓。
但如今的国库,已经不能再经历一次劳民伤财的南巡。
↑返回顶部↑
“皇阿玛,这罐子里头怎么还有草棍?”
“这是你曾皇玛法康熙爷留下的祖训,你皇玛法将这小蓝罐子传给了朕,如今,朕将它传给你。”
“你曾皇玛法康熙爷曾立下一则祖训,凡宫中一切物件,寸草不可丢。”
“为了落实这一祖训,他还将三十六根一寸长的草棍,放在一这个景泰蓝的小罐子里,将其一直保存在宫中,并安排人每天检查一次,要求一根不许丢,分毫不许少,美其名曰寸草为标。”
三十六,是大清的三十六个区域。
年迈的弘历牵着未来皇帝的手,重复着皇玛法和皇阿玛曾经手把手教过他的事情。
他这一生好大喜功,皇玛法驾崩的时候,留下六百万两银子给皇阿玛,而他的皇阿玛,则留下了六千万两银子给他。
而他..到头来却只留下一个和珅给他的继任者。何其可悲。
忽然觉得皇阿玛这一辈子过的太难了,上有坑儿子的爹,下有坑爹的儿子。
他当了六十年的皇帝,每一日都不曾懈怠,但不懒政就是明君?
他自认为从不懒政,结果到了他儿子手里,国库就剩下一个和珅。
额娘和皇阿玛走了,他的兄弟姊妹也相继离世。
他已经老了,六次下江南,都是为了祭奠皇阿玛与额娘,他很想再去江南为额娘和皇阿玛扫墓。
但如今的国库,已经不能再经历一次劳民伤财的南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