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大结局(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朝堂之中。

  李周等人听到了汇报,十分开心,激动得无以复加,差点要跳起来了,百官看着陛下如此开心,就没有打扰他,等到了李周开心完之后,张大安出列。

  “陛下,吐蕃收入了我朝的版图中,实在是让人兴奋,只是,陛下,吐蕃那边应当如何治理?这是一个大问题。”

  李周十分无赖道:“你们拿出一个章程来,要是拿不出,那你张爱卿去。”

  就这么简单,你拿不出,你就去,谁让你提出来,李周懒得想那么多,有这么多手下,不让他们干活,难道要自己去干活吗?再说了,很多现代的管理方法不适用当时的环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所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套着用,这可是不行的。

  你说全都照搬现代的管理方法,那绝对是会失败的,就以前那种技术,那种环境,能够何时吗?

  时代不同,所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至于如何想,让他们去想,自己只是在他们的方法上改良一下,寻找最适合的方法,这就是李周的工作,张大安恨不得打自己嘴巴了,得劲什么,这下子惨了吧。

  “是。”

  三天之后,张大安很悲剧被派去了吐蕃, 管理吐蕃,因为他给出的章程十分合适,很切合吐蕃的情况,于是李周以一个既然你是给出的章程,那么就你去吧,别人去了也不知道如何做。

  于是,张大安悲剧了,吐蕃也在张大安的管理之下,经济复苏,百姓开始逐渐稳定下来,当然了,李周的银子是不可少的,还有政策,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可以享受非常好的待遇,田地啊,还是补贴,都是用在这些人身上,然后才是唐人,再就是少数民族。

  为此,不少的少数民族开始融入了唐朝的大家庭,融合血脉,这些都是一种方法,化异为整,经过这项政策的几十年演化之后,李周相信,他们都会是他的好子民。

  在经济上,李周鼓励商人经商,不过呢,税收是收很多的,统一标准,只能是一些日常用品,至于武器,铁啊,都不给经营,在一系列的政策之下,经济瞬间开始有了一个跳跃式的发展。

  这些都是民生方面的,还有朝廷上,李周下了一项很宽松的命令,那就是冒死进谏者不死,说错话者不死,言论相对自由,民间也是如此,允许百姓自由言论,但是一些禁忌的话题是不能够讨论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