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暗恋的死对头 第36节(5 / 7)
“谁教你养面首的?”
崔荷扬起笑容:“自然是我母亲。”
第44章
远在公主府书房批阅奏折的大长公主忽然打了个喷嚏, 桌上的烛火晃动起来,一道黑影悄无声息的在她身后出现。
沉浸在思绪中的大长公主似是察觉到危机,佯装无意地抬手捋发, 摸到金簪上的璎珞,就要将其抽出。
一件厚重的披风倏地落到了她的肩膀上,她身子一僵, 鼻尖嗅到一股熟悉的薄荷香,她把金簪插了回去。
“既然来了,为何不通传一声,非要做那梁上君子?” 她神情一松, 目光重新落到奏折上,悠悠说道,“宋指挥使。”
屋外有重重侍卫把守, 什么人能悄无声息潜入她的书房还不被发现?便只有锦衣卫的统领宋喻了。
“殿下, 春寒料峭, 小心着凉。”他沙哑的声音里带了点凉意, 像是木柴在火堆里炙烤时发出的闷哑声。
大长公主拢了拢披风,目光不离奏折, 伸手拿过朱砂笔在奏折上批阅, 头也不抬地问:“江南官盐的事调查完了?”
宋喻站在一旁伺候,他的脸上戴着一个青铜面具, 将他上半张脸都遮盖了起来, 只留下线条清晰的下颌。
宋喻还是百户长的时候, 曾经从走水的宫殿里救过长公主的命,脸上受伤破了相, 后来长公主掌权,她将宋喻一手提拔了上来。
宋喻从一个小小的百户, 坐上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自此以她马首是瞻。
此次去江南查案,一走就是小半年,当下便赶紧把查到的事情一一告诉了大长公主。
江南的官盐管控混乱,盐商奇货可居,哄抬物价,官府不作为,导致民众只能去购置私盐,私盐商贩也和大盐商一样,导致民众对官府怨声载道。
↑返回顶部↑
崔荷扬起笑容:“自然是我母亲。”
第44章
远在公主府书房批阅奏折的大长公主忽然打了个喷嚏, 桌上的烛火晃动起来,一道黑影悄无声息的在她身后出现。
沉浸在思绪中的大长公主似是察觉到危机,佯装无意地抬手捋发, 摸到金簪上的璎珞,就要将其抽出。
一件厚重的披风倏地落到了她的肩膀上,她身子一僵, 鼻尖嗅到一股熟悉的薄荷香,她把金簪插了回去。
“既然来了,为何不通传一声,非要做那梁上君子?” 她神情一松, 目光重新落到奏折上,悠悠说道,“宋指挥使。”
屋外有重重侍卫把守, 什么人能悄无声息潜入她的书房还不被发现?便只有锦衣卫的统领宋喻了。
“殿下, 春寒料峭, 小心着凉。”他沙哑的声音里带了点凉意, 像是木柴在火堆里炙烤时发出的闷哑声。
大长公主拢了拢披风,目光不离奏折, 伸手拿过朱砂笔在奏折上批阅, 头也不抬地问:“江南官盐的事调查完了?”
宋喻站在一旁伺候,他的脸上戴着一个青铜面具, 将他上半张脸都遮盖了起来, 只留下线条清晰的下颌。
宋喻还是百户长的时候, 曾经从走水的宫殿里救过长公主的命,脸上受伤破了相, 后来长公主掌权,她将宋喻一手提拔了上来。
宋喻从一个小小的百户, 坐上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自此以她马首是瞻。
此次去江南查案,一走就是小半年,当下便赶紧把查到的事情一一告诉了大长公主。
江南的官盐管控混乱,盐商奇货可居,哄抬物价,官府不作为,导致民众只能去购置私盐,私盐商贩也和大盐商一样,导致民众对官府怨声载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