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国家宝藏(6)(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

  柴窑瓷久不可得,得到残件碎片,也当珍宝,用作服饰帽饰;柴窑瓷片光芒夺目,如飞箭一般。

  种种评述,经过千百年的传诵,已经逐渐神化了。到了现在。柴窑瓷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不过钱老等人敢说二十多年前的朱大先生,完美地把柴窑瓷成功复制出来。那么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证明复制出来的瓷器十分精妙绝伦。

  这也是事实,在侯老的示意下,大家朝柴窑瓷器看去。只见一抹清澈澄澈,十分温润,类似于天青色的光芒就映入眼帘。

  不仅是光芒。另外瓶子的造型也十分美妙,给人一种素雅清丽的感觉。特别是在灯光的衬托下,更是呈现出半透明之状。在旁边观望都像是透明的,可见瓶子的胎质有多薄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瓶子的釉色,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绚丽的变幻色彩。如果仔细注视,更是可以看到红宝石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绿般的绿海,五彩缤纷,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反正就是类似于宝石之王钻石,闪烁着光怪陆离,璀璨夺目的火彩光芒。而且这种光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颜色随光照方向或观察角度不同而改变,既使是观察的光照方向光照角度不改变,只要目光移动,也会有各种五光十色的颜色在变化。

  这种瑰丽神奇的场景,自然是让王观等人惊叹不已,赞不绝口。看到这样的情形,他们才算是明白了,钱老为什么这样自信,觉得朱大先生已经成功复制出柴窑瓷器来。

  漂亮,太漂亮了,果然是完美无缺。

  这个时候,俞飞白忍不住叹道:我不知道真正的柴窑瓷是什么样子,但是也可以肯定,这件东西绝对不逊色真正的柴窑瓷,说不定有过之而无不及。

  俞飞白的潜台词大家都懂,无非是觉得朱大先生制作的柴窑瓷,已经不是单纯的仿古了,而是融入自己的创新,工艺更甚至古人。

  对此,王观等人也没有反驳,反而深以为然。毕竟朱大先生汇聚古今瓷器大成,单纯仿古的时候,为了追求逼真,难免刻意与古代工艺保持一致。但是由于柴窑瓷没有模仿的目标,那么只能自己摸索想象了。

  在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下,朱大先生自然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烧造出美轮美奂的柴窑瓷器来。如果有人说这东西比古代的柴窑瓷器还要精美,大家也丝毫不会怀疑。

  为了实现这样完美的釉色,赫威在釉料之中添加了珍珠玛瑙水晶火玻璃等东西,经过几万次调配实验,才在偶然的情况下,烧制出这一件瓶子。

  说话之间,侯老轻叹道:可惜,才烧出来不久,他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