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页纸千金(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在秩序混乱的情况下,最容易获得成功。比如说在互联网经济兴起的时候,一些人积极投身其中,很容易成就财富的神话。但是随着互联网格局的奠定,后来人想要获得成功,那就需要巨额的投资了。

  收藏市场也是这样,捡漏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资本的天下。普通人资金有限,只能折腾一些文玩核桃之类的小玩意儿。拍卖场上那些动辄几百上千万,甚至过亿的收藏品,只有大富豪们才能够玩得起。

  就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周老等人才会这样感叹。

  “对了。”

  与此同时,周老笑道:“当年你硬先生从我手中抢走的博古图,现在应该没丢吧。”

  “什么抢你……”

  徐老不乐意了:“明明是你想抢我的,幸好我手快,才没被你抢走。”

  在说话之间,徐老站了起来,在旁边的书架上翻找了下,然后小心翼翼捧着一本书册走了回来。这一瞬间,王观等人也颇感兴趣,连忙留心关注。

  “这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博古图……”

  把书册放下之后,徐老有些高兴,也有些遗憾:“可惜不是宋代的宣和博古图。”

  宣和,那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众所周知,赵佶是个非常风雅的皇帝,在后人看来他与南唐的李煜差不多,都是水平极高的艺术家,可惜却没有做皇帝的天分,所以沦为亡国之君。

  抛开赵佶在位期间的各种昏庸无道不提,但是在艺术方面,他倒是有不少贡献。比如说命大臣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修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

  博古图著录当时皇室在宣和殿所藏的自商至唐的铜器八百多件,集中了宋代所藏青铜器的精华。每件东西都摹绘图像,勾勒铭文,并记录器物的尺寸、容量、重量等,或附有考证,这为后人研究青铜器提供了比较详尽的资料。

  博古图修成之后,后世流传版本较多,南宁、元、明、清都有翻刻。

  “博古图的翻刻版本之中,最好的肯定是明代嘉靖年间蒋旸翻刻的版本,通行较广的则是清乾隆黄晟的亦政堂重修宝古堂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