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乱董(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比之下,王观就有些吃亏了。与一楼二楼的情况不同,三楼布置比较内敛。东西是收藏起来,而不是摆放出来。宽敞的空间,有箱子,有柜子。不过这些箱柜却是关闭起来的,让人看不到里面是什么物件。

  王观环视一圈之后,立即学习张老,朝旁边最近的箱柜走去。箱柜没锁,可以直接打开,然后他就看到了安放整齐有序的书卷。

  王观随手拿起一根卷轴,轻手解开系带,摊开了半截,看到卷首的题跋,立即知道这是明代大画家董其昌的作品。不过到底是真迹,还是仿品、赝品,却需要仔细鉴别。

  在书画史上,董其昌有乱董之称。主要是这人的赝品太多了,而且除了他本身的作品,以及别人仿冒作品,另外还有他让人代笔之作。

  要知道抛开人品问题不谈,董其昌在书画史上的地位很高的,提到明代的书法绘画大家,肯定离不开他。在当时他不是享富盛名的书画大家了,上门求字索画的人络绎不绝。董其昌疲于应付,非常辛苦,自然要请人代笔。

  话说代笔这事,在明清时期非常盛行,而且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只是应酬之作,大家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五六分相似,而且款印是真的,那就心满意足了。

  当然,一般来说,只有书画大师才有这样代笔的行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没有代笔之作,也是衡量那人是不是名家的标准。

  说起来,董其昌也是一个很勤奋的大书画家,本身的作品很多。自己创作的作品,临摹历代名家的作品,府上的代笔作品,后人临摹他的作品,以及造假的赝品等等。诸如此类的书法字画流传下来,可谓是鱼龙混杂,让人真假难辨,所以才有了乱董之称。

  如果是真迹精品名画,那么肯定价值好几千万,要是仿品那么价格就缩水一大半,几十上百万就算不错了。至于赝品嘛,几百块吧,毕竟做假也需要成本的。

  “怎么样,看中这画了?”

  与此同时,钱老悠悠走了过来,好奇问道:“谁的作品?”

  “董其昌。”

  王观沉吟道:“不过看起来好像是仿品。”

  “有什么根据吗?”张老饶有兴趣打量起来,或许早看过这画了,也知道其中的底细,不过还是打算问个究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