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前后赤壁赋(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观见状,也知道肉戏来了,当下顺水推舟走到旁边椅子上坐了下来,等着看小段到底有什么用意。当然,如果他推荐的东西不错,王观也不介意买下来。

  卷轴较大,小段叫柳亮过来帮忙,把三张长桌子合并在一起之后,这才小心翼翼把绳子解开,再慢慢的铺开卷轴。这一铺,却是把三张长桌子都铺满,甚至还有一截悬挂垂落下来。由此就可以知道这幅字卷有多长了。

  王观在旁边打量,发现卷轴是一幅书法,极长的卷面上尽是密密麻麻的大字,让人乍看之下难免产生几分眼花缭乱的感觉。

  “这是什么?”王观十分好奇,忍不住站起来凑近打量。先从卷首看起,赤壁赋三字顿时映入眼帘。

  “赤壁赋?”王观刹时有些意外:“苏东坡的赤壁赋?”

  惊诧之余,王观自然赶紧再看下去,开篇文字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个时候,王观再也没有怀疑,字帖确实是赤壁赋。而且按照习惯上的划分,这应该是前赤壁赋。毕竟众所周知,苏东坡写了两篇赤壁赋。

  前赤壁赋是元丰五年七月的时候,苏东坡与友人乘舟游览黄州城外赤鼻矶,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所以兴致大发作赤壁赋,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游,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赋,一前一后,堪称经典。

  不过,据王观的所知,苏东坡前赤壁赋的手卷,确实有真迹流传下来。那是行楷长卷,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之中。也就是说,眼前这篇字帖,应该是仿品,或赝品。

  不过看起来好长……

  王观有些迷惑,仔细想想,故宫收藏的前赤壁赋字卷,好像是两三米而已,而眼前字帖的长度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难道后面都是题跋?”

  带着这样的想法,王观沿着长桌子走下去,果然在后面看到了题跋。但是在跋尾之前,也就是赤壁壁的卷尾,他却看见了不可思议的情况。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王观睁大了眼睛,错愕道:“这分明是后赤壁赋的结尾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