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哥窑炉(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既然已经铸成大错,也没有挽回的余地,那么干脆将错就错。反正烧成的瓷器只是表面开裂而已,内部还比较结实,一样可以将就使用,所以干脆拿到市场上低价甩售……

  然后奇迹发生了,相对品相完好的瓷器来说,这种有开片的瓷器无疑是非常新奇的东西。无论古今,人总是有猎奇的心态,反而瓷器价钱也不贵,干脆买一个回去。

  这样一来,那些开片的瓷器自然在短短的时间内销售一空。

  见此情形,陶工再迟钝也应该明白发财的机会来了,然后回去潜心研究瓷器开片的原理,慢慢的终于形成了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瓷……

  以上纯粹王观揣测,不过也比较靠谱,至少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估计就算是当初开创性发明哥窑瓷器的人,也不会料到这种形制的瓷器在后世会那么受欢迎。

  从北宋开始,一直到后面的南宋、元、明、清,也包括了现代,世人从来没有淡忘对于哥窑瓷器的追求,仿品自然也是屡见不鲜。

  至于真品,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反正根据统计,真品哥窑瓷器十分稀少,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而且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每出现一件,一般成交价都在百万美元以上。

  统计数量什么的,大家可以忽略不计。毕竟类似这种珍贵物品,不管是什么人得到了,一般会秘而不宣,自然不可能统计出准确的数字,只能说是有一件算一件。

  不过,也可以肯定,现在古玩市场上出现的哥窑瓷器,百分之95以上都是现代仿品。另外的百分之4.9999是元明清的仿品,只剩下百分之0.0001有可能是真品。

  当然,只是有可能而已,谁也不敢确保这个几率的正确性。

  所以皮求是三人在惊喜交集之后,也慢慢的恢复了冷静,开始琢磨着眼前这件哥窑笔筒状小香炉到底是真是假,又或许是仿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