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未必是我吃亏(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比同样是玉扳指,但是现代玉雕的作品却把扳指经过镂空处理,尽管肯定没有多少的实用价值了,不过贵在十分精致玲珑,是很好的观赏器物。

  至于古代的玉扳指,那就……

  “嗯?”

  就在这时,王观无意中一瞥,在看见一枚古玉扳指之后,他的心里忽然有种莫名的感觉。也就是这种感觉让他下意识的伸手探进柜台之中,轻轻把那枚物件拿了出来。

  仔细打量,王观发现这枚古玉扳指造型有些特殊,与一般的圆桶状造型不同,这枚扳指是坡形状的。把东西平放起来,从侧面观看像是梯形,一边高一边低。

  不过,王观却十分清楚,这种造型的扳指,才是汉族的典型物件。

  或许提到扳指,一般人都觉得那是满清的独有物件。其实那是很可笑的说法,实际上早在商代、春秋战国时期,扳指就十分流行了。

  只是那个时期,扳指不叫扳指,而是叫韘,与射箭的射字同音。说白了,这东西本身就是用来射箭的,是一种护手的工具,保护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

  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在中原地区,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而蒙古族和满族一般使用圆柱体的桶形扳指。

  满清入关之后,这种桶形扳指,逐渐取代了坡形扳指,成为了新的标准。不过由于八旗子弟的不劳而获,日渐奢靡,扳指也失去了实用功能,沦落成为纯粹的观赏饰物。

  俗话说贝勒手中三件宝,扳指核桃笼中鸟。扳指排在第一,可见这种物件的盛行,也难怪现在绝大多数的人都觉得扳指是满清发明创作的物件,孰不知这玩意只是中原文明的一个分支罢了。

  此时,王观反复打量手中的坡形扳指,只见扳指尽管是玉质,但是可能由于长时间被掩埋起来,所以表面土锈斑斑,早失去了玉质的光泽,沦为不受待见的东西。

  呃,也不是不受待见,能让郝宝来摆放在柜台之中,至少说明了这枚古玉扳指也有可取的地方。比如说扳指完好无损,在表面隐约可见雕刻的一些图纹,可惜由于斑斑痕迹太严重,模模糊糊的让人看得不清楚。

  研究了片刻,王观隐约觉得这枚古玉扳指肯定不简单。考虑了片刻,他干脆使用异能凝神注视起来,只见一抹金灿灿的宝光在空中浮动,明熠熠的光亮表明了一切。

  见此情形,王观不再犹豫,五指一收,就要这件东西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