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海捞瓷(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把东西拿来。”

  别看高庄模样粗壮,实际上也是粗中有细的人,也听懂了宋英华话里的含意,然后直接挥了挥手,身后就有人抱着一个纸箱上来。

  此时,高庄弯腰把纸箱打开,脸上有几分神秘之色,小声道:“经理你看看,这些玩意能值多少钱。”

  “嗯?”宋英华稍微有些意外,顺势打量起来,只见纸箱之中用报纸垫裹了一些陶瓷器。有完整的杯碗,也有残碎的盘碟。

  “这是……”宋英华顺手拿起一个完好无损的杯子打量片刻,也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是在海上捞到的?”

  “对,经理果然是行家。”高庄咧嘴笑道:“我们运气不错,一网下去就捞上来这些东西。琢磨着应该是值钱的玩意,所以拿过来给经理看看。”

  宋英华闻声,只是笑了笑,自然不会相信高庄的话。要知道这些东西,可不是随便撒网就能够捞上来的。不过他也没有拆穿的意思,继续观察纸箱里的物件,鉴别其中的真假。

  “海捞瓷?”

  与此同时,王观也走了过来,有些好奇的打量。隐约听见几个关键字眼,足够他判断出箱中东西的来历了。

  所谓海捞瓷,顾名思义,那是在海里捞上来的东西。要知道我们中国是陶瓷的发明生产制造大国,自汉代开始已有少量的向海外输出陶瓷器。

  据史料记载,欧洲人认为拥有中国的瓷器是一种荣耀。他们大量收藏中国的瓷器,从而带动了中国瓷器的出口量。所以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非常盛行,几乎每天都有本国或外国的船只,装栽了满满的丝绸、茶叶、瓷器在海上穿梭往返。

  由于船的装载量大,通常一艘普通中型商船就能装载上万件瓷器,因此在古玩市场上就有“一艘船十个墓”的说法。

  本来海捞瓷的价格很低的,毕竟经常海水浸泡了几百年,瓷器的表面肯定会留下腐蚀的痕迹,出现了哑光,或形成斑块状,没有了光鲜亮丽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就算完好无损的海捞瓷价格也不高,往往几十或几百块就能拿到手了。

  然而,而且随着近年来古玩经济不断升温,藏家手里的瓷器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大家的目光就转移到海捞瓷上了,也使得海捞瓷价格不断爆涨。

  现在的海捞瓷,价格已经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也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拍卖行,不时定期举办海捞瓷的专卖,更加助长了海捞瓷的涨价风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