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需要佛缘(3 / 4)
中年和尚微微一笑,谦和道:“贫僧法号半山!”
“半山?”俞飞白眨了眨眼睛,开玩笑道:“为什么不是一山?”
“一山太高,半山恰好。”
中年和尚也不介怀,笑容依旧道:“半山就是半山,没有在山峰之上疾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慷慨激昂,也没有在山脚低下泣诉‘大道如青天,我独得不出’的悲苦郁积。居于半山,我心安然。”
很有禅意的一番话,让人听了颇有几分触动。反正在大家看来,这个半山和尚,确实有几分得德高僧的风范了。
“大师,你的佛理高深,我们是受教了。”
与此同时,皮求是笑呵呵道:“不过,佛拜了,香也奉上了,是不是还要给香油钱,你才肯带我们到里边稍坐送上一杯茶呀?”
“阿弥陀佛,是贫僧疏忽了。”半山和尚笑了起来,连忙伸手引请。
随即,在半山和尚的带领下,一行人穿过了佛堂,走到了里面的一间精致的房屋之前。这个房屋是纯木质的结构,完全是唐代的复古风格。
当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日式建筑。不过,房屋的布置却完全是中式的装潢,四周雪白的墙壁上,悬挂了几个书法条幅。
“静”、“忍”、“禅”……等等,充满佛家意味的书法,笔法内敛深沉,颇见功力。仔细打量,还可以看到书法落款的地方,有半山和尚的印章,显然是他亲笔手书。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能念经的和尚应该不少,但是能够诠释佛理学说,甚至懂得书法的和尚,应该不多了吧。而且,这样的和尚居然没有待在金碧辉煌的大佛寺之内,反而窝在这个小庙里,更加难能可贵了。
这个时候,小沙弥来了,托着沏茶的器具过来,然后熟练的烧水、清理茶具。
大家坐在竹藤编织的蒲团上,看见小沙弥一套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烟丝气息的动作,也感觉到十分的舒服。
不久之后,茶好了,小沙弥给每人倒了一杯,就退出门外,到佛堂诵经去了。清黄色的茶水,应该不是什么名贵品种。而且品味起来,似乎还有点儿淡淡的苦涩。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微微的苦涩却仿佛一种禅意,让人回味无穷。
↑返回顶部↑
“半山?”俞飞白眨了眨眼睛,开玩笑道:“为什么不是一山?”
“一山太高,半山恰好。”
中年和尚也不介怀,笑容依旧道:“半山就是半山,没有在山峰之上疾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慷慨激昂,也没有在山脚低下泣诉‘大道如青天,我独得不出’的悲苦郁积。居于半山,我心安然。”
很有禅意的一番话,让人听了颇有几分触动。反正在大家看来,这个半山和尚,确实有几分得德高僧的风范了。
“大师,你的佛理高深,我们是受教了。”
与此同时,皮求是笑呵呵道:“不过,佛拜了,香也奉上了,是不是还要给香油钱,你才肯带我们到里边稍坐送上一杯茶呀?”
“阿弥陀佛,是贫僧疏忽了。”半山和尚笑了起来,连忙伸手引请。
随即,在半山和尚的带领下,一行人穿过了佛堂,走到了里面的一间精致的房屋之前。这个房屋是纯木质的结构,完全是唐代的复古风格。
当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日式建筑。不过,房屋的布置却完全是中式的装潢,四周雪白的墙壁上,悬挂了几个书法条幅。
“静”、“忍”、“禅”……等等,充满佛家意味的书法,笔法内敛深沉,颇见功力。仔细打量,还可以看到书法落款的地方,有半山和尚的印章,显然是他亲笔手书。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能念经的和尚应该不少,但是能够诠释佛理学说,甚至懂得书法的和尚,应该不多了吧。而且,这样的和尚居然没有待在金碧辉煌的大佛寺之内,反而窝在这个小庙里,更加难能可贵了。
这个时候,小沙弥来了,托着沏茶的器具过来,然后熟练的烧水、清理茶具。
大家坐在竹藤编织的蒲团上,看见小沙弥一套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烟丝气息的动作,也感觉到十分的舒服。
不久之后,茶好了,小沙弥给每人倒了一杯,就退出门外,到佛堂诵经去了。清黄色的茶水,应该不是什么名贵品种。而且品味起来,似乎还有点儿淡淡的苦涩。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微微的苦涩却仿佛一种禅意,让人回味无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