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求月票)(4 / 5)
这时,俞守中问道:“如果觉得还行,那我就落款盖印了。”
齐庆国喜形于色,点头道:“行,有这幅书法,足够我交待过去了。”
俞守中闻声,立即在笔架上,取了支小一号的毛笔,提笔蘸墨,在纸的左下角,写明了年月日。然后,旁边的俞飞白,在书桌的抽屉之中,取了一个精致盒子出来。
打开盒盖,里面装了两枚印章,一方一圆,是玉质的,晶莹雪白,在阳光下映照出温润柔和的光芒,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白玉。
俞守中拿起了一个印章,沾了鲜红的印泥,然后平稳的一按。一方阳文篆字,立即出现在了纸页的空白地方。然后,俞守中又拿起另外的印章,再次落印在旁边。
王观好奇望去,只见两枚钤印错落有致的分布纸上,鲜红的印迹渗入纸内,显得十分的清晰分明。其中,每方印文有四个字,两方印就是八字。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王观仔细辨认,在心中默读了出来。同时,他也觉得,这八个字,似乎有什么深层含义。后来回去,查了资料才知道,这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意思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那个时候,王观才明白,俞守中为什么刻这两方印。或者,不仅是因为这话包含了他的名字,更是他的一种从政的态度。
“庆国,过来喝茶。”
盖好印章之后,俞守中用毛巾擦了擦手,发现水烧开了,就走到几案旁边,沏起茶来。滚烫的开水一冲,蒸气蒙蒙,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守中,实在是不好意思。”
齐庆国走过去,端起杯子,一口把茶水喝完,就带着几分歉意,叹气道:“俗事缠身,坐一会儿,又该走了。等一下,我还要去任老先生家里拜访,求他赐下墨宝。”
“这么忙?”
俞守中眉头一皱道:“你不是受邀的嘉宾吗?怎么反而让你跑起腿来。”
↑返回顶部↑
齐庆国喜形于色,点头道:“行,有这幅书法,足够我交待过去了。”
俞守中闻声,立即在笔架上,取了支小一号的毛笔,提笔蘸墨,在纸的左下角,写明了年月日。然后,旁边的俞飞白,在书桌的抽屉之中,取了一个精致盒子出来。
打开盒盖,里面装了两枚印章,一方一圆,是玉质的,晶莹雪白,在阳光下映照出温润柔和的光芒,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白玉。
俞守中拿起了一个印章,沾了鲜红的印泥,然后平稳的一按。一方阳文篆字,立即出现在了纸页的空白地方。然后,俞守中又拿起另外的印章,再次落印在旁边。
王观好奇望去,只见两枚钤印错落有致的分布纸上,鲜红的印迹渗入纸内,显得十分的清晰分明。其中,每方印文有四个字,两方印就是八字。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王观仔细辨认,在心中默读了出来。同时,他也觉得,这八个字,似乎有什么深层含义。后来回去,查了资料才知道,这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意思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那个时候,王观才明白,俞守中为什么刻这两方印。或者,不仅是因为这话包含了他的名字,更是他的一种从政的态度。
“庆国,过来喝茶。”
盖好印章之后,俞守中用毛巾擦了擦手,发现水烧开了,就走到几案旁边,沏起茶来。滚烫的开水一冲,蒸气蒙蒙,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守中,实在是不好意思。”
齐庆国走过去,端起杯子,一口把茶水喝完,就带着几分歉意,叹气道:“俗事缠身,坐一会儿,又该走了。等一下,我还要去任老先生家里拜访,求他赐下墨宝。”
“这么忙?”
俞守中眉头一皱道:“你不是受邀的嘉宾吗?怎么反而让你跑起腿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