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9)(2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因无他,因为王师长对沈家开口一百万。

  这些年地发上涌出来的军阀,不少是土匪出身,这位王师长算是土匪出身的翘楚,短短几年就让他拉大旗作虎皮,从占领山头的土匪,做成了一个师长。然而大概是因为这师长做得时间甚短,手上养兵又确实缺钱,他依然保持着从前土匪的作风。

  这回好不容易占领了自流井这块富得流油之地,当下就是拉了盐商们募资捐款名为捐款,实则是抢钱,小盐商万八千,大盐商十万八万,唯独对沈家开口要了百万。

  沈家如今在自流井的产盐量,勉强能进入个前十,与当地几家大盐商差了一大截距离。但王师长土匪归土匪,却广知天下事。沈家在自流井如今排不上号,但在全国却是首屈一指的大盐商,尤其是前年在上海办的精盐厂,十分成功,据说现在每月盈利高达数十万。

  这次他运气实足得好,占下自流井后,才知道原来沈家主办精盐厂的那位小少爷,竟然就在自流井。

  别人看沈玉桐是俊美无双的贵公子,王师长看他则是一尊取之不尽的人形金山。

  一百万大洋,不过是沈家精盐厂一两个月的盈利。

  王师长不仅不认为自己是狮子大开口,还觉得自己这口开得十分矜持,堪称樱桃小口。

  沈天赐听到王师长那边送来的消息,差点没吓得七窍升天。

  沈家拿出一百万确实不是难事,但自流井这边是无论如何都凑不出这么多钱,只能打电报给上海的沈家。可一旦让沈家知道二公子被绑票,不说别人,单说他七十岁的叔叔,只怕会吓出个三长两短。

  沈天赐不敢贸然给沈家打电报,只能先好说歹说让王师长别为难沈玉桐,自己这就上省城筹钱。

  沈家在省城有商号,由他大儿子打理着,东挪西凑一百万,大致不是问题总归是先把小堂弟赎回家再做打算。

  王师长确实没为难沈玉桐,毕竟这是座金山银山,恨不得将人供起来才好。

  然而对于沈玉桐来说,软禁就是软禁,再如何好吃好喝,也不能抵消他的屈辱与愤怒。

  他简直是不敢相信,这姓王的竟然一开口就是一百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