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惊涛拍岸(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最为高大的中军旗舰上,一杆金黄色大纛迎着江风猎猎而动,站立在主旗下的高宠一如从前般的从容自信,在他黝黑的脸庞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担忧与紧张。

  “仲业,汝与我号令全军,曹操欺汉篡政,囚皇于许,屯暴于北,今我等应民而起诛讨不义,诸君皆要戳力向前,大军过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决不徇情。”说罢,高宠解下腰间佩剑,递与侍立一旁的大将文聘。

  急报得悉曹操进攻荆北后,高宠一面命令张辽率部稳守寿春,另一面紧急征召江东所有兵卒开赴荆襄一线,这一次随高宠西征的将领,几乎囊括了江东的所有精锐将士,除文聘外,凌统、朱桓、贺齐、黄盖、蒋钦等留守武将悉数跟随,与之同行的,还有鲁肃、刘晔、和洽等善谋之士。

  以江陵水军一万余将士为作战主力,辅之以各郡、县地方的守卫部队三万一千众,高宠使出了他能够派遣出的全部力量,与穷兵黜武拼死一搏的曹操不同,以持久对垒为战略考虑的高宠长久以来奉行的是精兵减役政策,这使得高宠治下的南方诸州虽然经济比北方更为发达,但军队的规模却要少了一些,再加上淮北、荆北、交州、巴蜀、汉中、西凉诸路分兵的原因,眼下的部队已是高宠能派出的极限。

  好在只要挺过最初的困难时候,隔绝在交、益的部队就能赶来增援,战役的时间拖得越长对高宠也最为有利。更何况,曹操倾力南下,北方极度空虚,一旦张辽、赵云、马超在东西两路取得进展或者陆逊兵出子午谷,曹军必会大溃。

  所以,这一仗胜则天下大定,败则尸骨无存,高宠已不需要考虑将来的战事,他当前需要对付的是气势汹汹猛扑过来的曹操十万余大军。

  “军师,大都督已经退守到江陵吧?”高宠的声音平静沉稳,对于周瑜的安危他并不担心。越往越走,不熟悉荆襄一带地形的曹兵追击势头会逐渐减弱。

  徐庶点了点头,凝重的答道:“宠帅猜得没错。大都督和太史慈、黄忠、徐盛三位将军都已安然无恙抵达江陵城,不过五万将士只有一万撤了回来。”五停人马去了四停,这样的损失在高宠军的经历上绝无仅有,更何况,阵亡的这四万将士还是高宠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好——,与我传令蜀中甘宁,速率锦帆军顺江而下增援江陵,传令交州吕范率部日夜兼程北上,同时,告知大都督,在巴蜀援兵没有到达之前死守江陵不得后退,有违令不从者,立斩不饶!”在说出这句话时,高宠的神色坚毅果锐,他的声音镇定不迫。

  徐庶想了想,谏道:“宠帅,我军这般分兵二路御敌实属冒险,这曹贼无论是倾力进攻江陵或者放弃江陵东进,就兵力而言我们都是以少击众的态势,莫如选择稳妥的方法,让大都督先放弃江陵与我们会合,这样再和曹贼抗衡把握性要大一些。”

  曹操十五万大军南下,在荆北与周瑜守军互拼消耗,损失的兵力足有五万,但就算这样,也还有十万余众,如果高宠和周瑜能合兵一处,加起来的兵力就有五万四千余人,虽然仍然比曹兵少,但水军人数却远胜过曹兵,以徐庶的想法,这样盘算下来应该不会吃亏。

  而让周瑜留驻江陵,如果守得住自是最好,因为要是让曹军攻占了这座战略要地,甘宁的锦帆军就无法从狭窄的峡谷钻出增援,但这样一来若是曹操下定决心猛攻,以周瑜的一万余士气低落的士卒,在甘宁到来之前能否守住还真有不少的疑问。

  听得徐庶的分析,高宠却笑道:“军师说得虽有几分道理,不过大军作战向来讲究的是一个布局,这江陵就好比征杀棋盘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点,对于我们重要,对于曹操也同样性命攸关,如果我们放弃,岂不正中曹操的下怀?”

  “可是,这样一来,在甘宁和吕范援兵没有到达之前,我们的压力将空前巨大?”徐庶忧虑道。

  高宠转头,微笑着大声说道:“只要有军师在,有文聘将军和他的百战水师在,有三万名年轻英武的江东子弟在,曹兵就算再多,我们也是不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